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最主流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回收和利用是实现双碳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如何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成为业界聚焦的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总经理柳江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动力锂电池‘退役潮’,但全国范围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利用存在着行业进入门槛低带来的‘小散乱差’局面,以及回收再利用技术水平低、高端和基础专业化人才不足等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还不相匹配”。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总经理柳江 摄影:欧阳杰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从大到强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动力。《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等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动力锂电池在生产规模、产品性能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是,业内人士也指出,相对动力锂电池的发展,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动力锂电池的市场快速的发展与较低水平的回收利用率,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解答的一道难题。
比如说,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2年底相关注册企业8.8万家,但“白名单”企业仅88家。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相关企业能力参差不齐,带来的则是在回收再利用上存在着残余安全放电效率低,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再生产品质量差,废渣产量大,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据统计,近5年内国内动力锂电池产量累计达到1005GWh、年均增长66.7%,退役量累计100.7万吨、年均增长73.5%。预计2023年退役量可达48.19万吨,2027年将达137.01万吨,年均增长约30%,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面对中国即将迎来的大规模动力锂电池“退役潮”,柳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牵引,将高端制造的能力和体系贯穿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全链路。
为此,今年“两会”期间,柳江聚焦全国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一是提高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的行业准入门槛,二是加强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三是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人才培养,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近年来,长虹控股集团在强化智能家电等成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目前,长虹锂电业务基本完成了从材料研发、产品制造到回收利用一体化战略布局,电源系统、储能系统、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等产业链核心能力孵化培育已全面展开,新能源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据了解,在以锂电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方面,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格润通过废旧动力锂电池资源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布局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物理法处置、湿法回收利用,已成功转型为锂电再生材料环保企业,且成功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也是四川唯一取得梯次利用白名单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