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央企2023年“成绩单”出炉 新产业新业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2024-01-25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次阅读
 
央企2023年“成绩单”出炉 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增长点

  中新网1月2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 “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

  1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披露了2023年度中央企业运行“成绩单”。

  “成绩单”含金量充足

  整体经营稳定、效益稳步增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表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了利润稳步增长的目标。“中央企业围绕大局、积极作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含金量充足的成绩单。”

  一方面,“量”上实现稳步增长。去年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保持了整体经营稳定,效益实现了稳步增长。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另一方面,“质”上有了显著提升。去年,中央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股东回报保持在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8.4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10.1%,全年保持了逐月稳步上升态势;截至去年底,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64.8%,有效管控在65%左右,实现了总体稳定。去年还加大了对亏损企业的治理,加强了“两金”处置,这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为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央企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

  袁野表示,从指标上来看,企业发展的后劲动能明显增强。“比如,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提升。去年全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明显增加,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过一万亿元。投资带动作用不断地增强,围绕高质量稳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企业去年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新动能加快塑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国资央企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来抓,明确了发展新方向,有效激发了企业新动能,布局上取得了新突破。

  据介绍,中央企业去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庄树新表示,下一步,将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来说就是: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新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新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国资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强化投资者回报

  如何切实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指出,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中占比较大,是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优质资产基本都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整个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总体上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现在,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谢小兵说。

  谢小兵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发力。下一步,将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前期,我们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据介绍,2023年,有12户央企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32户得到了大股东的增持。2022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4.6%;到2023年中期,20户中央企业推出了中期业绩分红近800亿元。(完)

点赞()
上一条:国务院国资委回应国资央企热点 强基育新优布局2024-01-25
下一条:央企强基育新优布局2024-01-25

相关稿件

造车新势力2023年成绩单出炉 “理蔚零”表现亮眼 2024-01-03
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成绩单”出炉 2023-04-14
新增302个主产县 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01-19
东北冰雪资源如何持久续航 能否成为新增长点和新引擎 2024-01-12
这八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2022-11-0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