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华为的“汽车生态”走向如何?

2023-08-16 13:17 来源:证券日报 次阅读
 
华为的“汽车生态”走向如何?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发布智选车业务中首款纯电轿跑,这是首款搭载鸿蒙4.0操作系统的汽车。

  种种迹象表明,华为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战略构想。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传统造车行业重资产高负债,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到量产销售和后期维护,承载大量就业,投入巨大且市值低,缺乏想象空间。

  反观华为,秉承轻资产重研发打法,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近10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11.4万名研发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55.4%。这是一种与造车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模型,加之华为目前的板块较多、战线较长,若再加重资产自主造车,未来风险可能会远高于预期回报。

  目前来看,华为“造车”逻辑愈发清晰:一方面,通过智能电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为车企产品赋能,给智能汽车贴上“华为标签”;另一方面,与更多的有实力的汽车公司进行智选车合作,并主导成立生态品牌联盟,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牌,从单一车型产品到覆盖多个品类,以“生态打造者”的身份进军汽车市场。

  在笔者看来,目前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智选车模式有利于让华为集中资源押注,在销售终端形成统一的品牌认知。不过,在合作过程中,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智选车模式将考验华为的多品牌运营能力。倘若华为生态品牌愿景达成,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加入智选车模式后,华为需要建立统一的销服体系,解决智选车的展示和交付问题。同时,还要保持智选车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协调与合作伙伴的资源对接,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品牌混淆。

  其次,车企资源和盈利分配问题有待厘清。尽管余承东表示,规划的车都是不冲突的,每个车厂做的产品是不重叠的。但具体到现实,收益最高的大众市场谁来做?最难攻克的豪华市场谁去顶?如果车企间想侵入对方市场谁来拍板?将上述问题置于智选车生态来看,冲突是相当密集的。毕竟站在车企的角度,谁家大卖,华为都能收钱,但华为赚钱并不代表大卖的是自己。

  最后,就是智选车模式的规模和盈利问题。汽车业务是华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根据规划,华为车BU业务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前提是智选车和HI模式下累计销量达到100万辆。目前,华为完成了不到20万辆,窗口期仅剩两年多时间。现阶段无论是赛力斯还是江淮、奇瑞、北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都难言成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生产制造,并支撑、平衡多品牌多款车型的销量达成,对华为来说将是不小的挑战。(龚梦泽)

点赞()
上一条:丽婴房2024春夏秋冬订货会,让我们陪孩子种幸福2023-08-16
下一条:为什么常怀感动?是因为总有人在为这个世界小修小补2023-08-16

相关稿件

华为搅动智能汽车“一池春水” 2021-05-07
华为与苹果竞逐在新赛道上 2021-09-09
华为与苹果竞逐在新赛道上 2021-09-08
华为“鸿蒙大军”启航:构建万物互联智能生态新秩序 2021-06-29
华为“鸿蒙大军”启航:构建万物互联智能生态新秩序 2021-06-0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