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的趋势也在悄然兴起。国内信创产业的四大支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近期,信创板块持续强势拉升,国产打印机龙头纳思达、信安世纪、广联达、千方科技等成分股实现普涨。
7月12日晚间,纳思达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10.5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142.15%-199.12%。基本每股收益预计实现0.61元/股-0.75元/股,同比增加144.56%~202.06%。
针对2024年上半年业绩变动,纳思达在公告中对各主营业务做出解释:第一,在打印机业务方面,奔图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1亿元,同比下降约4%,毛利率同比改善明显,净利润约4亿元,同比增长约40%;利盟国际营业收入约10.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约23%,根据利盟管理层报表数据显示,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计约1.3亿美元,同比增加约46%。第二,在集成电路业务方面,极海微营业收入约6.8亿元,同比下降约12%(其中,第二季度环比增长约14%);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约560%)。第三,在打印机通用耗材业务方面,通用耗材业务预计营业收入约32亿元,同比增长约10%;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第二季度环比增长约33%);上半年总销量同比增长约20%。
信创国产替代预期显著 奔图处在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关键阶段
更为具体来看,当前信创产业正在不断崛起,国产替代化浪潮正高歌猛进。一方面,随着国家、政府对信创的重视程度提高,信创产业的发展正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另一方面,随着行业信创的深入、应用软件的成熟,信创产品渗透至更多业务场景,从党政逐步扩展至金融、电信、电力等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关基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奔图作为纳思达的重要品牌,上半年在信创市场出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约30%。在业绩预告中,纳思达表示,奔图目前正处于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的关键阶段,上半年奔图在产品研发、品牌宣传以及A3复印机渠道建设等方面都进一步加大了投入。据了解,A3激光复印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引擎、SoC主控芯片、LSU激光扫描单元等核心关键零部件,采用新的技术原理,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同时满足用户高负荷、高质量、高可靠、易维护、低成本的要求。这意味着奔图完整掌握了激光打印机产业化核心技术,标志着中国打印产业又突破一项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下一步,奔图或将在AI智能化上开展新突破。
全球半导体需求复苏 极海微强势填补汽车电子、工业与能源等领域MCU国产空白
集成电路方面,当前全球AI浪潮的不断爆发,各生成式AI的不断推出,全球半导体需求也随之缓慢复苏。在国内政策方面,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作为产业中重要一环,集成电路也一改2023年颓气,呈现复苏趋势。尽管贸易摩擦导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不断下降,然而国内市场也诞生了大量空白,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企业重要发展机遇。纳思达旗下极海微持续在汽车电子、工业与能源等领域进行全面布局,产品在工控和汽车市场应用正逐步深度覆盖。这为极海微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7月8日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在汽车电子芯片及应用展区,极海微推出了专为智能车灯照明系统设计的首款GALT61120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以及扩容升级版G32A1465汽车通用MCU,展出了OBC/充电桩、前照流水灯/尾灯、ADB前灯控制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模块等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均符合AEC-Q100车规可靠性认证标准,致力于满足日益丰富的智能驾驶创新应用需求。据了解,GALT61120在技术层面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面向工业能源领域,极海展出全球首款基于Cortex®-M52内核的G32R5系列实时控制MCU以及基于APM32工业级微控制器展出多款方案演示,包括数字电源、微型逆变器、伺服控制器、绝对值编码器等,全方位赋能工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工业和能源领域的绿色化、低碳化和高质量发展,该产品填补了高性能实时控制MCU的国产空白。
针对电机市场,极海展出新品GHD3440系列电机专用栅极驱动器及APM32M3514系列电机控制专用SoC,展示覆盖水泵/风机、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实验室离心机等重点解决方案,有助于缩短工程师设计流程,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民生证券近期在行业研报中表示,政策将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信创推进进程,国产化红利有望持续释放,看好需求侧、供给侧共同推动下信创行业迎来重要拐点,同时国企改革也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因此短期来看,伴随下游需求逐步改善,信创市场回暖向好,以纳思达为代表的信创板块成分股全年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从长期来看,央企等信创的最核心参与者具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行业发展,通过IT基础设施本身的更新周期叠加逐年提升的国产化率逐步实现存量国产替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