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将在技术、理念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经验和参照,带来开放合作、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当然,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外资和内资享受同等待遇,在更多领域“同场竞技”,也给自身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各领域的制造业企业要练好“内功”。
近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并将于11月1日施行。本次负面清单修订后,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自2013年我国发布实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十多年来,清单历经数次修订瘦身。这不是简单的大笔一挥,清单上的每一个“减法”都是对外开放的“加法”。而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早有迹可循。去年10月,这一重磅消息已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官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进一步彰显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那么,大门进一步敞开,将带来什么?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以低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吸引众多外资企业。如今,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更让外资持续看好中国。从建厂、投产到量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是最好的例子。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意味着我国将在产业、范围、层次、方式等多维度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这将进一步提升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同时,也将为全球投资者投资中国、共享发展机遇,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将在技术、理念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经验和参照,带来开放合作、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当然,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外资和内资享受同等待遇,在更多领域“同场竞技”,也给自身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各领域的制造业企业要练好“内功”。压力也是动力。开放带来进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就是例证。近年来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后,国内车企直面压力,深耕自主创新,推动国产新能源汽车向更高层次发展。
进一步开放制造业,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当前,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外资投资中国的机会不断增多,也有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越开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开放。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将给更多行业扩大开放积累经验和信心。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重点方向之一就是继续增加服务业条目,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
开放、创新的沃土,就是投资兴业的热土。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相信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