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已被各种“压力测试”检验和证明。这一点,在最近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相继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又一次得到体现。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又有不少新的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展现出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的潜力和活力、韧性和后劲。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作出了明确判断。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我国经济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综合优势仍然突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继续巩固,为我们抵御各种风险挑战、跃上更高发展台阶筑牢了基石。
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表现在“稳”的基础不断加固。我们千方百计稳就业、稳经营主体,从一揽子措施助企纾困、扎实稳住经济,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靠前发力、适当加力,粮食、能源供应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得以积蓄力量,抗冲击能力明显提升。
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表现在“进”的动能更加充沛。创新驱动活力奔涌,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开放发展空间广阔,消博会、广交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盛会连台,更多全球商品走进中国市场。
波浪式发展,方向不改;曲折式前进,目标不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必须努力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经济下行压力,绝不能饮鸩止渴,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的老路。只有以质取胜,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蕴含着对“质”与“量”统筹兼顾、一体推进的原则方法,我们要深刻理解。既要牢固树立长期向好的发展信心决心,也要对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现实情况保持高度重视和警醒。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上下更大功夫,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坚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