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
2023年7月12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拉开帷幕。论坛以“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创新与引领”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空间信息应用、先进卫星技术、航天运输系统、太空经济及生态发展等领域,全面展现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生态,促进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链全面融合发展。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发展的重要开拓者,在本届论坛,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重磅发布了三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承办了先进卫星技术分论坛,并参与了系列主题报告活动,与参会嘉宾共同交流商业航天领域最新动向,探索商业航天发展最新动态,全面展现二院在空间领域扎实的研发实力。
聚焦新质新域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正式启动
在本届论坛发布仪式上,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正式启动了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建设。
超低轨道是指轨道高度低于300公里的轨道,将卫星从传统的500公里轨道降低到300公里以下,使其对地“遥感”变为“近端”,具备有效载荷成本低、通信时延小、用户终端小型化等多种优势。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旨在充分发挥超低轨距离近、延时低和路损小等天然优势,打造以“小而精”、“快而智”、“多而廉”为差异化特征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及其应用系统,在实现分米级精准“感”知、分钟级实时“传”输的同时,通过先进星载智能处理、星端直连、星间通信实现空间信息直达用户终端,进而孵化直连用户感、传、算一站式服务的新域新质空间基础设施,建立面向卫星直连大众用户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据介绍,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实施。截至目前,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首发星已完成正样产品设计与投产,将搭载光学遥感相机、星载智能处理设备、原子氧探测器等有效载荷,计划今年12月完成发射。
“慧眼”俯瞰大地经纬 填补国际空白
在本届论坛,二院23所研制的国际首个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首次亮相并获广泛关注。
雷达是现代社会的“千里眼”,能探测千里外的信息,与经济发展、百姓生活联系密切。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填补了该频段高分辨SAR卫星的国际空白,是大范围、大比例尺遥感数据定期、快速、及时获取的“利器”。
据介绍,该雷达可全天时多天侯对地面进行观测并获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灾害预警预报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基础地理测绘、“双碳”战略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雷达就像一个放在卫星上的超级照相机,随着卫星的飞行获取地表、地物信息,相比机载SAR飞行十几分钟出的图,星载SAR 10秒就能完成,并且更加清楚立体。”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看到雷达数据形成的首幅亚米级的高分辨率滑动聚束模式图像时,现场人员不禁感慨:“一张图片浓缩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貌,漂亮得像山水画一样!”
激光通信首入海洋遥感领域 信息“公路”挂上“高速档”
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对海洋数据大容量、实时性的传输需求不断提升。在本届论坛,立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二院25所首次发布“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助力海洋遥感应用,为空间信息公路挂上“高速档”。
“威海一号”激光通信项目,依托其具有的高精度瞄准捕获跟踪、海洋大气湍流修正等技术优势,创造性地架起星间、星地高速激光传输“桥梁”,并通过多颗卫星的激光“接力”,实现了大容量海洋遥感数据、渔船检测数据的实时回传。其通信容量可达传统微波方式的上百倍,相当于每秒可传输一部高清电影,成功实现激光通信的应用拓展至海洋遥感与管控领域。
据悉,该产品现已全面完成测试,预计将于今年11月搭载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实现我国首次对海应用的星间—星地融合高速数据传输试验验证,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信息获取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海洋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渔船管控,一直是制约海滨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威海一号”项目的建设和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这一情况将成为历史。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论坛二院还专门设立了130平方米的独立展区,集中展示在卫星制造与应用、载人航天及深空探测领域,以及社会民生保障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中,空间工程总体部、23所等8家院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相控阵通信载荷等空间信息应用系列研究成果,交会对接微波雷达、霍尔电推进组件、星网铷钟等航天重大工程配套产品同步亮相,受到国内外商业航天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及好评。
未来,二院将持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持续输出的更多技术产品和应用服务进一步促进商业航天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