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戈峻文章《独角兽新增数下降带来的思考》于7月3日在大公报刊出,文章提到中国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不足。企业可通过平台合作等方式,来撬动各方资源,以解决问题,为具有潜力的创新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它们成长为独角兽,同时还能满足传统企业希望找到新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天九企服董事长兼CEO 戈峻
在经历连年正增长后,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新增数放慢了增长步伐,首次出现锐减。基于独角兽企业在经济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情形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人民日报》在5月时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该月进行的一次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确实是发人深省的灵魂追问,其中缘由也值得大家探讨。在笔者看来,这既有短期的、全球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亦有深层核心因素存在,那就是创新企业要催生成独角兽,必须得到多元化的资源支持。
独角兽数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引领全球趋势的潜力。如ChatGPT一间公司,就能引发全球经济的急转弯,批量的独角兽能重塑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格局。中美独角兽的量级差距,也引起中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独角兽新增数下降的背景并非流于表面。据胡润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去年中国独角兽数量虽以316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但过去一年仅新增15家,对比2022年新增40家的规模有所减少,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是156家。美国方面呢,去年美国独角兽增加179家。在全球新诞生的500多家新独角兽企业中占了三分之一。
从短期来看,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下降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也与全球经济周期及新兴市场格局相关。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已从贸易扩展到金融、科技,美国相继推出供应链转移、限制对华投资和关键技术出口等措施,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外上市公司的市值差距迅速拉大。2020年苹果公司的市值为阿里巴巴的2倍,到今年6月已扩至18倍。同时,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独角兽的发展也受到阻力。去年全球独角兽估值上升最快的10家企业中,有5家来自美国,仅2家来自中国。其中,OpenAI和SpaceX两家公司的估值升逾9000亿元人民币,几乎超过全球所有独角兽企业估值增长之和。
虽然新冠疫情、国际局势、产业环境、资本扶持、创业文化等因素都对独角兽的质和量产生影响,但笔者认为,科学分析要聚焦核心问题,找出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下降的深层原因,就要从创新企业的特性寻找,即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和整合能力,以及如何利用有效资源来撬动创新企业发展的能力。
对于前两种特性,笔者并不担心。哪怕是硅谷科技巨头或国内互联网公司崛起,无一不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不论是华为或其他行业龙头,中国企业家展示出来的企业家精神都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再来看技术创新和整合能力,诚如习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说,中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但中国科技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中国虽然面对核心技术端、产品端的短板,却拥有新型举国体制、世界最庞大市场资源、技术整合能力、生产能力强大、互联网技术的市场应用能力全球领先等优势。也因此,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整合能力都不能是中国新增独角兽减少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症结在于资本和资源的支持。创新企业要成长为独角兽,离不开资本和资源。目前中国投资市场正在不断地完善优化,逐渐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海内外投资机构为主体的企业成长资本环境。中国要有更多的独角兽,未来,随着多元化的资本及资源环境的成熟,相信这一状况会得到长足改善。
对于那些距离独角兽只差一线的创新企业来说,更需要跨区域业务拓展。在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大于对资本的需求。而通过平台合作,盘活和撬动各地传统企业的存量资源,就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资源,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同时还能满足传统企业希望找到新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创新企业要怎样找到资源?答案在于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大约54%的独角兽企业都是由平台经济所投资孵化的,早前我们亦发表了《企业家孵化器战略》,为创新企业走向独角兽带来更加有力的支撑,冀望透过抱团合作,共创共享共赢,以资源共享平台模式,作为解答“独角兽新增数下降”的一道良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