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小块耕地“化零为整” 种粮降本又增效

——安徽探索“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观察

2023-02-21 14:1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小块耕地“化零为整” 种粮降本又增效

“小并大、短变长、坡改梯、弯取直”,目前已改造农田约1500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产粮大省安徽多地蹲点调研发现,为破除耕地零碎这一掣肘,一些地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块田、一村两作区等方式,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多种形式实现规模化种粮、机械化种粮、优质粮生产。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和农户表示,改革促进了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农产品增收,但推广这项改革试点仍面临一些难题,有待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措施为其“护航”。


1310698882_16769359371131n.jpg

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拍摄的“小并大”后的农田。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三招”应对耕地零碎掣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一些农村走访看到,曾经的细碎小田正逐步变成方正大田。

  据基层干部和农民介绍,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行,点多面广的小田制约机械化生产,影响规模经营。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丘陵地带,以前平均地块面积仅1.3亩。该市含山县种粮大户付正前流转土地约1500亩,他回忆称,“刚流转土地时,田块零碎,拖拉机进不去,化肥卸在路边,得人工扛到田头,收割机在田里转不开,几乎无法机械化耕作。”与付正前有着一样“遭遇”的种粮户不在少数。

  为了应对耕地零碎给规模经营带来的掣肘,安徽部分粮食主产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力争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安徽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推动农田“小并大、短变长、坡改梯、弯取直”,目前已改造约1500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了三种“小田变大田”实现形式。

  第一种是一户一块田。在宿州市泗县大庄镇新集村,约9000块地块在2020年秋“变”成了2000余块地块,每户村民分属各处的多个田块,变成了集中于一处的“大块田”。据新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孙明章介绍,村委会先组织村民集资平整土地和修复涵渠等,让土地无优劣之分,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的亩数为基础,形成群众认可的土地调整方案,针对个性问题逐一协商解决。截至目前,泗县有117个村的36.2万亩地由“小”变“大”。

  第二种是一村一块田。在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庙前村,2021年这项改革试点更深一步,不再明确农户田块的具体位置,代之以“数字田块”。庙前村党总支书记张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村各村民组重新丈量耕地、摸清地块底数、实有面积和道路、沟渠等情况,实行全村一块田。农户手中获得的田块数字即各户土地确权的法定承包面积,农户据此数据享受流转费和分红等集体经济收益。

  第三种是一村两作区。亳州市蒙城县自2010年起就有群众自发开展土地互换,已有263个村开展户均一块田改革,占耕地总面积76.6%。蒙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冯怀宇说,在此基础上,2021年该县探索“一村两作区”模式,即全村耕地划分流转耕作区和自种耕作区,继续种地的农户在“自种区”经营,大户在“流转区”经营。

  田块“变形”带来粮食生产新变

  与以前耕地零碎相比,田块“变形”后,各地规模化、机械化种粮的人多了起来。在新集村,孙明章用两组数据展现了实施“一户一块田”后的变化:一是大户种植规模变大了,以前大户流转200亩地都比较困难,现在村里已有大户流转了700亩地。二是社会化服务商竞价服务新集村的村民,“搞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争抢着把农机开到村里,打药成本从每亩15元降至10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新集村大户朱昌成在村里流转了约150亩耕地种粮,与之前相比,效益明显增加。“现在土地整齐划一,全程机械化种植,单人工费这一项就比以前少了三到五成。”他深有感触地说,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涝能排、旱能浇,种地更方便了。

  在冯怀宇看来,这项改革,一方面,增强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动能,截至去年下半年,全县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26.33万亩、占比58.4%,比改革前提高约28.3%。另一方面,加快了机械强农进程,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87%,全年缩减农时7天以上。

  与此同时,种植高附加值的优质粮的人也多了。含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恒生说,含山县依托“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在种粮大户中推广单品种植,培育公共品牌“含山大米”,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付正前说,种县里推荐的品种,每斤加价0.1元收购,一亩地就能多挣超100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庙前村了解到,该村将可流转耕地交由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经营,这家公司将9000余亩耕地分包给11位种粮大户,耕种管收等按照公司要求开展标准化种植。“以前全村有20多个小麦品种,现在只有1个品种,这样有助于提升粮食品质,还可以增加种粮效益。”张锋说。

  改革既提高了粮食附加值,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效益。截至2022年,蒙城县优质小麦已经发展到165万亩、占比85%;种植订单优质专用粮食70万亩,每斤高出市场价5分钱以上;发展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8.6万亩,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103个。

  强化顶层设计稳慎推广

  《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改革试点还带来其他成效,比如,减少了矛盾纠纷。多位干部介绍,过去有的家庭承包地要与6户以上相邻,推进改革后最多与2户相邻,地块四至清晰,避免了用水、用肥、用药等矛盾,从源头上预防了农户之间承包地纠纷。

  但也有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坦言,尽管“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由点及面、大范围推广,还需从制度层面强化顶层设计,逐步解决基层推进中遇到的现实困难。比如,要建章立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受访的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干部反映,有的农户过去通过填沟埋渠、开垦“三边四荒”等方式增加了耕种面积,现在推行“小田变大田”时往往不愿意重新分配土地。与此同时,因这项改革试点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不少,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导致部分地方推进改革试点存在困难。为此,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既保持历史耐心,又发挥历史主动,通过建章立制,设立符合基层实际的操作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要完善配套措施为改革试点“护航”。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后续配套措施滞后也是改革试点中遇到的“头疼事”。比如,互换后土地需要重新测量定界、颁发证书,由于多重原因,容易导致土地确权纠纷。同时,一些地方在推行“确权不确地”的“数字田块”时,往往政策依据不明晰,不利于工作开展。

  “针对试点中遇到的瓶颈,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鼓励引导政策。”蒙城县小辛集乡党委书记张朝阳等建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承包地亩数不变情况下,稳慎推进“小田变大田”,促进规模经营,并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多种粮、种好粮。

记者 姜刚 水金辰 合肥报道 


点赞()
上一条:老国企寻“新”记2023-02-21
下一条:浙江企业新春生产忙招工暖2023-02-22

相关稿件

办公设备“以租代买”成一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良方 2021-09-22
国家能源集团:生产指标刷新纪录 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1-06-04
国家能源集团:生产指标刷新纪录 实现首季“开门红” 2021-06-01
以运营管理为切入点服务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增长 京东企业业务启动“企业创新季” 2022-04-19
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纪实 2022-01-1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