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激活创新“关键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发力

2024-03-11 13:2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次阅读
 
激活创新“关键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新时代谋篇落子的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已走过十年时间。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京津冀如何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政产学研各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两会期间,京津冀三地面对下一个十年如何协同再发力,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陈雨露代表说,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地落实、区域协同创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控、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三地协同交出了优异答卷。但也要清晰认识到,在地区落差、发展动力、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陈雨露将目光聚焦高校,探讨高校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他认为,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近年来,南开大学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以高标准智库服务协同发展,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南开指数”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数据库”等多项研究成果。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合作、产学共赢愈发密切,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进一步融通。

  京津冀区域拥有一亿人口,经济总量已超过十万亿元。陈雨露代表认为,三地各具优势。北京作为我国最发达的金融中心及商业中心之一,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天津是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之一,当前正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积极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钢铁冶炼、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石油化工等产业基础扎实,正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对三地而言,不断完善‘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创新成果应用与示范推广’的创新分工合作格局,将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陈雨露代表说。

  去年5月,紧邻南开大学的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至今已聚集创新企业千余家。其中,南开大学已在天开园核心区引入注册企业130余家,14家企业获批园区自主研发立项,23人获得高端人才政策支持,还有41个储备项目正在深入对接。

  “这座园区,让高校的科研‘种子’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更强创新动力。”陈雨露代表说。

  陈雨露代表认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还需要突破一些难点,如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待不断健全,市场、人才、公共服务等制度衔接和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他说:“弘扬百年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传统,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需求,高校将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白佳丽 张建新)

点赞()
上一条:中国第一届直销商品交易会成功举办2024-03-11
下一条:山西:“千企百展”行动助企出国门2024-03-11

相关稿件

为什么说这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 2022-06-21
京津冀产业如何协同发展,专家支招 2022-11-03
叶堂林: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1-06-16
八年来,习近平始终牵挂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2-11-01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2023-05-1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