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也是茶及茶相关品的文化中心,近2000家茶商聚集其中,也被称为“茶叶一条街”。
如今,马连道的新名片更受关注——中国首条数据街。春节期间,《证券日报》记者走访马连道数字街区,见证全力拥抱数字经济的茶产业的新生。
茶商拥抱数字经济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是民间传统的迎财神的日子。凌晨1点,静谧的北京马连道第三区商业街内仍有一家商户亮着灯,站在门外依稀可以听见屋内传出主播的声音。
这间店铺约18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摆满了茶具,二层是一间古朴的茶室,店主北京茗至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金凤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店里没有休息,每日直播10个小时,抢抓春节流量红利。
这也是姚金凤在北京过的第四个春节,从2019年起,她拓展直播电商渠道,如今逐渐摸到一些“门道”。姚金凤透露,春节假期店里当日营业额约1.5万元,比日常高出50%。“马连道汇聚了上千家中小茶商,大多是夫妻店,抗压能力很差,每年都有近百家(茶商)撤店,不转型,经营越来越艰难。”
同样在马连道国际茶城开店的北京义和香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伏培,今年过年则是回到了老家磻溪镇后坪村,那是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的一个小山村,平均海拔800米,是福鼎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张伏培告诉记者,磻溪镇后坪村在福建有近千亩茶园,其承包了400多亩茶园,建设了茶厂。过去茶商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下,2021年起,张伏培在工作之余尝试发布短视频,最初视频内容以茶厂风景为主,直至2023年底视频风格转变为剧情类,记录茶生活相关的生活喜剧大受欢迎,因此扩展了不少外地客户。春节假期前,有客户通过短视频平台联系采购,单笔消费额达5000余元。
在直播电商的火爆发展下,网上零售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推升了茶企业数字化的程度,并加快和加深线上渠道的业务布局。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茶叶的线上市场规模达到298亿元,预计2023年可达358亿元。
“数据街”建设大有可为
2023年7月份,北京西城区发布“马连道·茶·中国数据街”规划设计方案。同年12月22日,以“数据驱动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马连道·数据街”合作发展联盟成立,打造“中国数据产业第一高地”。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马连道·茶·中国数据街”将在推进数字产业化上持续发力,夯实街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满足数据产业应用需求的高性能通信网络,构建马连道新型智慧街区。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马连道数据街的成立,是西城区把数据资源的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西城区已经公布了北京首个数据要素发展的支持政策,全面吸引数据要素型企业在街区的集聚。这些数据要素型企业将从事数据采集、加工、流通、销售和应用等服务,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同时,这些数据要素企业将促进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带动传统的金融、商业、茶叶等业态的转型升级。
记者走访调查时也发现,一些扎根在马连道的老商户,面对数字化转型仍然存在许多疑问。数据街如何赋予老茶商们新生命力?
对此,北京茶业企业商会副会长、名茶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伟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可以加速重点楼宇改造升级,基于茶产业,引入更多的数字企业入驻,实现茶与多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同时,通过茶旅融合,以大规模沉浸式演出等形式,打造“马连道茶文化”特色,带动马连道消费体验升级。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据街发展与原有商户的关系上,应充分尊重传统商业,采取渐进式改造,让数字经济成果惠及原有商户。例如,鼓励原有商户利用数据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或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各类开放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共享联盟,为数据应用创新提供基础支撑。(记者 谢若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