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GTC 2024(英伟达技术大会)在美国开幕。英伟达正式推出了基于更强大的Blackwell架构的B200芯片及其算力集群,并与比亚迪、联想集团等中国企业宣布在硬件支持、平台开发等领域的新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英伟达更加主动地对中国市场进行开放,这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起到巨大促进作用。我国企业要抓住“人工智能+”机遇,打造不同行业领域的高水平大模型应用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
AI应用有望爆发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参数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为了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下游应用蓬勃发展,必须提供支持更快推理速度的GPU(图形处理器)。Blackwell GPU的发布意味着,近八年来人工智能算力增长了一千倍。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Blackwell芯片是英伟达GPU的最新升级版,推理性能比上一代最先进的H100芯片提升了30倍,能够让用户在拥有高达万亿参数的模型上实现AI训练和实时语言大模型(LLM)推理,成本和能耗却较上一代产品降低多达25倍,能够全面支撑科学计算、工程分析、数字孪生、自动驾驶等多种大模型应用场景,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全球最先进的引擎。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对记者表示:“AI大模型需求推动下,当前全球算力市场供应短缺,英伟达GPU的升级,能够为AI大模型技术及应用提供硬件架构的有力支持,甚至为传统人工智能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创造算力条件,支持更大规模大模型预训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英伟达试图让投资者相信,一个由生成式AI驱动的价值100万亿美元的新行业开始了。英伟达展现了推理算力的强大能力,为大模型走向行业应用奠定算力基础,刺激AI大模型应用在2024年爆发式增长。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黄仁勋在大会上表示,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还将使用英伟达基础设施进行自动驾驶模型训练。联想集团与英伟达宣布合作推出全新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企业和云提供商获得AI关键的加速计算能力。
“得益于实时计算、能源效率及部署便利性的持续改进,全新的AI应用场景正迅速涌现。通过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联想集团已经在效率、性能和成本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这不仅加快了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部署,还将帮助企业洞察数据,助力提升零售体验、改造城市面貌、推动智能制造进入新台阶。”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总裁Kirk Skaugen表示。
此次大会期间,英伟达将3月19日设置为“中国人工智能日”(China AI Day),阿里云、腾讯云、百度、蚂蚁集团企业嘉宾参与演讲。
“我明显感受到英伟达对中国市场开放的主动性更强了,这令人出乎意料。”邹德宝表示,过去英伟达更多地聚焦海外市场,中国下游终端厂商往往要主动和英伟达谈芯片或技术支持。英伟达更加主动地对中国市场进行开放,这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邹德宝认为,无论是以比亚迪为首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还是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面向消费端和企业端客户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都证明了中国市场拥有非常多元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行业应用客户群体庞大。因此,对英伟达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邹德宝看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正在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算力中心、数据要素等环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化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助推新质生产力建设。
当前,国内人工智能市场正稳步扩张,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成为核心驱动力。根据非凡产研发布的《2024年2月全球AIGC行业月报》统计,国内规模以上的AI产品数量已经从1月的123个增加到2月的130个。
分析师认为,这一稳步增长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扩张,也预示着产品更趋多样化。这一增长背后,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消费者对于智能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兴趣。
多个产品用户使用活跃度高。上述月报显示,2024年2月,百度文心一言以1001万的访问量位居第一,显示出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较高的市场认知度;月之暗面以297万的访问量和105.80%的环比增长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打造核心竞争力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全球技术比拼高地,也焕发着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中国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
邹德宝表示,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初期更多聚焦在软件和服务层面,硬件仅占大约不到两成的比例。而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出现软件和服务终端产品市场占比不断缩小、硬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走势。目前国产算力已经在汽车、通信、传感、智慧交通等领域,特别是非即时性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国产算力市场产业链的完备性、企业研发能力以及人才梯队建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居全球第二。算力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
“长远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会形成‘小数据、大运算’的模式,即大模型将具备自我推理能力,不再需要大规模学习,从而对算量要求减小。如果国产算力能力在未来10年持续提升,将弥补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邹德宝说。
赵刚认为,大模型应用创新将是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大模型企业要抓住“人工智能+”机遇,打造不同行业领域的高水平大模型应用产品。
“每个人听懂的细节各不相同,但对于AI的热情是相同的。我们的确处于AI加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企业也在思考浪潮下的发展方向。”出门问问副总工程师李维在GTC大会现场发出这样的感慨。
华西证券认为,英伟达作为全球算力龙头,正在开启信息科技行业新一轮成长周期。我国产业端积极响应,大模型已经产生相关落地应用,智能算力建设正处于持续提速阶段。(记者 彭思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