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

2024-04-26 09:11 来源:经济日报 次阅读
 
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产业仍需爬坡过坎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开发者大会上表示,构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已经是AI领域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去年12月29日,在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优必选的上市仪式上,公司CEO与其最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一同敲响开市锣。

  在产业资本争相布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加快进入智能时代

  人形机器人的诞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在其发展的50余年中,囿于成本高企、商业化难度大等问题,人形机器人关注度并不高。

  2022年,特斯拉推出的“擎天柱Optimus”双足人形机器人受到资本和产业链的广泛关注。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革命,让人们从原先更多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功能,到开始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未来。

  回看来时路,人形机器人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上从不缺少开拓者。从简单的结构驱动到关节驱动,再到完成跑步、转弯、识别特定人群面孔系统的高度集成,直到如今能发挥“自主”决策等功能的高动态运动阶段,早稻田大学WABO、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铁大”、优必选Walker S等产品,不断拓展着技术的边界。

  据了解,具身智能,即跳出传统算法模型仅对计算机虚拟信息的处理,与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机械学博士尤翔宇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好载体。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臂与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不仅可移动,而且具有类人的体态,能做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具备更好的通用性。

  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底层硬件和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原有的基础技术,搭载AI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技术则是最新的产物,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富有想象空间的地方。

  中金公司认为,通用机器人需要“智能”与“机体”的有机结合,人形机器人或是最终答案。人形智能机器人基于通用型算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T大语言模型,具备自主学习、规划、决策、执行的智能化属性,可适用于多个场景。远期看,人形机器人和AI互相促进形成飞轮效应,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

 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优必选的展厅,在上市仪式中递锣槌的熊猫机器人优悠,此刻正“热情”地向记者伸出手来。在触摸到优悠手部虎口位置时,会明显感觉到一股迅速收紧的握力。优必选负责人介绍,优悠可通过传感器判断人手是收紧还是松开的状态,再选择牵手还是松手。而在听到记者“口渴”的指令后,优悠立刻转向旁边的柜子,取出一瓶可乐,走前还不忘“细心”地检查柜门是否关好。最后,优悠还表演了打太极、比心等“绝活”。

  松禾资本合伙人冯华表示,松禾资本多年前便开始关注并投资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他相信,未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台机器人,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一样。

  事实上,今年人形机器人的融资确实火热。1月份,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超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宇树科技在2024年春节前完成了B2轮融资,融资额近10亿元;智元机器人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马不停蹄拿下6轮融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均参投。

  资本的投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以聚焦机器人视觉与AI视觉的奥比中光为例,在公司展台最醒目的地方,陈列着多款机器人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据了解,优必选Walker S就用上了奥比中光的“机器人之眼”,引导本体完成了人机协同的上市敲锣仪式。

  “人形机器人需要像人一样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对3D视觉有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奥比中光技术人员表示,目前,企业基于自主研发,已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室内空间拓展到环境复杂度更高的户外场景。据了解,公司未来还计划针对人形机器人设计更适配的视觉感知方案,比如,在机器人手部区域设计更精细的“eye in hand”相机,使其更全面地感知世界。

  产业上游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加速试水。前有优必选Walker S进蔚来工厂“打工”,后有海尔、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家庭,尝试学习与执行洗衣、浇花、插花、晾衣服等任务。此外,在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领域,也均有机器人厂商入局。

  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其中,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某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科技能将更多的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想象力发散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拓展世界的边界。

  仍需爬坡过坎

  赛道火热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表示,产业基础技术仍需各方集中攻关。芯片、高端传感器、高精度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而就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目前也尚未有公司能成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之上。某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AI大模型的应用涉及一个比较长的逻辑链条,包括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需要不断调试。此外,过去的机器人是就已经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在AI大模型下则强调机器人的自主反应和决策,如何保证安全,也是一个新问题。

  高价值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效应仍未显现,成本依旧高昂。事实上,这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日本软银、波士顿动力等公司,都为这个问题苦恼。

  对此,梁靓建议,一是加快推动应用场景先行先试,鼓励重点行业和地区主动探索开放应用场景,开拓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探索以应用场景牵引创新产品孵化的模式;三是发挥好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等产业平台的优势,以人形机器人大赛为载体,推动建设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各方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近年来,国家对人形机器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去年11月份,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围绕构建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重点从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强化支撑能力5个方面入手,部署了3个专栏14项重点任务,对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创新、工程化推进和产业化落地作出了科学筹划。

  在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实际回报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坚持做人形机器人?尤翔宇说,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即使不知多久才能看到彼岸,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证券日报记者 刘 钊 刘晓一)

点赞()
上一条:2024年度5G轻量化贯通行动启动2024-04-25
下一条:国产AI大模型加速“上车”2024-04-26

相关稿件

上海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 2024-01-16
产业化不断推进 氢能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 2024-02-01
北京经开区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 2024-01-15
人形机器人临近量产节点 “头雁”企业引领产业链快速发展 2024-01-11
上市公司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2024-04-1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