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尚无法将真人大小的机器人带到现场,今年各个方面都更加成熟了。”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 2024”)上,有人形机器人产业从业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大会上,其所在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中行走自如,引来观众围观拍照。
“AI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人形机器人产业进一步爆发的关键原因。”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过去人形机器人更多地依赖硬编码模型进行调整,一方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多样化场景的需求。现在AI大模型能够更好、更快地让机器人理解和配合人的诉求。”
同时,人形机器人愈发精细化的动作也让其距离应用场景渐行渐近,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够真正走入工厂引发热议。
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
记者在WAIC 2024世博展览馆的展区现场看到,国产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整齐划一地向往来观众挥手致意。现场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十八台高水准的国产人形机器人来自国内15家企业,基本代表了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高水平。
其中,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作为阵列领队角色首次公开亮相。与此同时,多个机构的机器人作品同台竞技,通过创新的软硬件解耦技术,能同步执行挥手、抱拳等复杂动作,展现了极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此外,记者注意到,尽管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安置在玻璃罩内,但其魅力不减,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围观。
“这是Optimus在国内的首次亮相。”特斯拉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与一代相比,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行走速度提升了30%。它的身上有28个可以活动的关节,可以支撑它去做瑜伽等难度较高的动作,手部有11个可活动的关节,这就让Optimus的十根手指不但能够搬运起沉重的箱子,还能够轻轻握住脆弱的鸡蛋。”
在穹彻智能的展台上,一款双臂机器人在厨房操作台上的表演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只见它熟练地拿起黄瓜进行削皮,并在操作完成后自动清理台面,展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展台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通过构建实体世界大模型和机器人行为大模型,实现了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视觉识别和力觉控制,从而能够自主决策和执行一系列动作。”
在该工作人员看来,未来这台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将不仅局限在生活领域,还可进入工厂,进行食品、服装等轻工业制造相关工作。“我们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可以赋能不同的机器人本体完成不同的工作,搭配视觉或其他硬件配件,机器人可以具备类人的感知能力,在动态的环境下完成复杂、精细的操作任务。”
傲鲨智能展台前也排起长龙,观众正排队体验傲鲨智能带来的外骨骼产品。通过穿戴相关产品,一个人可以拎起原本无法拎起的重物,这适用于物流工人搬运箱子、矿山工人搬运石头、电力工人维修电缆等场景。“目前我们的这款产品能够在一个人最大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增加40公斤的负重,能够在部分场景中减少一半的人工工作量。”徐振华表示。
傲鲨智能的ETH01人形外骨骼复合机器人产品也在此次大会上亮相。“现有的人形机器人负重能力通常只有两至三公斤,无法胜任需要搬起重物的场景,所以我们这次带来了这一款产品。”徐振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比起更为精细化的操作,我们更倾向于关注粗重工作,未来也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载重能力。”
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成为具身智能的最佳实践。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正从单一的信息处理迈向更加复杂多维的场景应用,也预示着智能系统与人类社会将步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人形机器人集成了芯片、传感器、软件、通信、机械、材料等众多前沿技术的精华,它们拥有聪慧的“大脑”以处理复杂任务,敏捷的“小脑”以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以及灵活的“肢体”以执行各种动作。人形机器人不仅是科技竞争的新高地,也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发展机遇。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建议,支撑应用场景拓展,加快整机产品批量化生产制造,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安防、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示范应用。
“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产品销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了100%以上。”钛虎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主要卖给研发机构,我们当下的市场并不在工业制造领域”。
该工作人员对记者坦言,尽管各个国产人形机器人都在会场上有很精彩的表现,但当下这些机器人的实际用途仍以展示以及科研为主。
达闼推出了机器人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RobotGPT。据达闼创始人黄晓庆现场介绍:“人形机器人身上已有‘小脑’,问答功能可以接入第三方大模型。”
但记者观察到,能够全场稳定自如、自主行走的机器人仍非常少。“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暂时让这些还需打磨稳定性的机器人保持静态展示,让大家先睹为快,同时感受到行业前行的步伐。”有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预计在今年年底,人形机器人走入工厂的场景就会陆续出现。”乐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各方面都愈加成熟。”上述乐聚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技术方面,机器人的关节、电机越发成熟,同时算法也越来越丰富,可以不再依赖外部的大模型。从应用场景来看,我们与合作伙伴研发的检测站机器人,已经可以进入相对有害的环境工作,能够提升相关作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钛虎展台的工作人员认为,在硬件方面,我国人形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已经能够站在国际前列。但在软、硬件的协调方面,仍有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目前人形机器人无法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限制,在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尚未突破临界点。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可能在1年到2年内会有一些小突破,在3年到5年内有足够的潜力实现突破性的质变。”宇树科技方面分析称。
上述钛虎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还会进一步追求更精细的算法和更垂直的模型,同时也会关注人形机器人本身的机构优化。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人形机器人将逐步从研发机构和特定应用场景走向更广泛的消费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行业内外需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算法、提升软硬件协同能力,确保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理解人类指令、更流畅地执行任务;另一方面,应积极开拓应用场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示范应用,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完善技术,积累宝贵经验。(本报记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梁傲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