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博物馆“一票难求”,“甜蜜的烦恼”待化解

作者:方思伟 沈蕾 陈立民 2023-08-14 10:44 来源:新华日报 次阅读
 
博物馆“一票难求”,“甜蜜的烦恼”待化解

抢门票要拼手速、入口处队伍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这个暑期,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首选“打卡地”。随着公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不少博物馆客流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参观预约难等情况随之出现。记者来到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进行了一番探访。

  门票靠“抢”引来“黄牛党”

  8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南京博物院服务大厅内突然沸腾起来——工作人员大声提醒没有预约成功的游客“场馆正在放票”。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来自浙江温州的金女士顺利抢到了票。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来过一次南博,对民国馆沉浸式体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趁暑假特意带儿子再次“打卡”。

  同样来自浙江的徐先生,带着女儿和母亲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听说南博的门票比较难抢,我早上就一直在刷小程序,大概9点左右抢到了今天的门票。到现场以后,发现门口人挺多的,最近博物馆确实太‘热’了。”

  眼下全国各地不少博物馆“火出了圈”。携程数据显示,暑期以来,博物馆产品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65%,较今年6月增长49%。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小众博物馆”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35%,攻略笔记数量增长224%。

  限流、分时、推出云展……面对汹涌的需求,各大博物馆挖掘潜力,尽最大可能接纳参观者。尽管如此,像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场馆,不少游客、市民提前几天在手机上掐点等待放号,还是直呼“抢不到”。不少“黄牛”趁虚而入,将免费门票变成“讲解套餐”高价出售,让本就压力很大的预约通道变得更拥堵,也给博物馆管理运营带来很大挑战。

  在大众点评、美团、闲鱼等平台,记者搜索“南博”等场馆名称,就会显示一系列产品,有代约门票的,每次收取10元至30元服务费;有包预约门票的,售卖2小时或半日讲解服务,每次收取几十至上百元。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以来,迅速成为网红馆,近年来也备受“黄牛”困扰。“以前我们是允许代约甚至转赠门票的,这样可以方便不会预约的老人孩子或者市民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前来参观。但这些便民措施被‘黄牛’利用了,现在不得不改变甚至取消,损害了博物馆的便民性,感觉非常遗憾。”该馆馆长郑晶说。

  国家文物局近期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服务。

  8月4日,南京博物院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加强开放服务的新举措。据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自8月5日起,南博延长开放时间至18时;实名预约进一步升级,配合公安部门实施人脸识别入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于8月8日至8月31日将开放时间延长至18时,并采取门票总数实行动态调整、爽约次数过多拉入“黑名单”等举措。南京六朝博物馆在7月31日至10月8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尽管如此,记者打开“南京博物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全预约”等微信小程序发现,目前能约的日期均显示“已约完”。

  “一票难求”背后有喜有忧

  “博物馆热”的兴起,展现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强大认同,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这不仅是文旅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景观。

  “大家都觉得,到一个地方,要了解那里的文化,最简便、直接、权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告诉记者,他暑假期间也去了不少博物馆,注意到参观者大多为年轻大学生,或三四十岁带着孩子的家长。“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大家去博物馆实地感受教科书里的内容,也是一种促进‘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

  “博物馆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直接体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这些年来,考古学、文物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诸多成果。每年大量考古信息公布,大家能够很快在博物馆里参观最新的考古发现,感受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再加上博物馆本身不断创新展陈方式、重视宣传传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逐渐习惯从博物馆里获取科学知识、教育资源。

  “除了文物收藏、社会教育等功能外,博物馆越来越成为文旅融合的窗口。”李向民认为,当“博物馆热”热到“一票难求”时,就不免令人又喜又忧了,“这是一个‘甜蜜的烦恼’,观众多不多,其实也是检验博物馆做得好不好的衡量指标之一。”

  针对“黄牛”问题,多家博物馆已采取措施予以遏制打击。但这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博物馆、监管部门、第三方平台等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让“黄牛”丧失倒票牟利的机会,确保每一张预约门票直接到游客手中。

  还有一些游客参观博物馆后抱怨:“馆没问题,但体验感真的不佳。”除了人流量大影响参观体验外,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打卡式观展”,甚至为了拍照效果对展品造成破坏,在参观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干扰。记者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看到,在“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等热门展厅,排队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大声喧哗、占据太长时间影响他人观展的情形发生。

  在李向民看来,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看展,无论抱着怎样的目的,都值得鼓励。“我曾跟馆长开玩笑说,如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出个新的规定,在出口处做一张考卷,回答20个问题才能出馆, 否则就要回去再看一遍,那么来参观的人也许就会少了。参观博物馆的乐趣绝不仅限于打卡、集章、3D沉浸式体验,还需要真正静下心感受。”

  “存量挖潜”“增量拓展”并举

  当“逛博物馆”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相关各方应联合施策,有效破解“一票难求”等问题,呵护和珍视这一文化热潮。

  “其实,并不是所有博物馆都‘一票难求’,热门的可能就只有那么几家,江苏还有很多其他非热门博物馆,也有很好的展品和展览,可以说‘小众也有宝藏’,等待参观者去探索发现。”郑晶告诉记者。

  郑晶建议,一方面,有条件的参观者可以考虑规避暑期等热门时段,通过错峰参观以获得更好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进行分流引导,引导公众前往非网红博物馆参观,让“博物馆热”带动整个博物馆界热起来。

  “如今出现的‘博物馆热’其实体现供需的不平衡,怎样把相对热门博物馆的溢出效应扩大到其他博物馆和文化场所,我认为这是博物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认为,一些中小博物馆、非热门博物馆不妨借着“博物馆热”的东风,积极策划一些特色活动,走入人们视野、覆盖更多人群。

  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也不失为有效分流的方法之一。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云上博物——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项目引起高度关注。这是省文旅厅依托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汇聚全省博物馆展陈资源、采取线上展示和线下体验两种方式进行呈现的数字展览项目,中国电信文旅业务专家王建团队一直为其提供技术支撑。

  “博物馆把展览做成在线版本,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数字展厅间穿梭逛展,利用线上资源实现‘云游’。”王建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观众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数字化博物馆的魅力。

  “一些头部、热门博物馆要分流引流,可以通过巡展等方式,解决‘冷热不均’的问题。”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何雨建议,可以引导市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外地游客错开游览时间,比如,建立全市博物馆、博物院联网机制,通过大屏投放,实时告诉游客各个博物馆的人流量情况,引导人们合理安排行程。“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为‘一票难求’就动用价格手段去涨价,文化普惠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所有人可以平等享受参观博物馆的乐趣,不要让一张门票成为人们进入博物馆的门槛。”

  从本质上来说,“抢票难”“预约难”反映了热门博物馆有限供给与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存量挖潜”,还应“增量拓展”,从而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美国共有各类博物馆3.5万多家,平均不到1万人就拥有一家博物馆,而我国14亿人口,只有6000多家博物馆,博物馆数量还是偏少,高质量博物馆更加不足。”贺云翱说,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么多年,社会需求不断增加。随着运营成本提高、展览方式变化、社会消费水平提升,也要相应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一个文物展示场所、教育场所,还是城市文旅市场很重要的推动者、参与者。面对‘博物馆热’,相关各方还需通盘考量、长远规划。”


点赞()
上一条:刀郎归来,江湖已变2023-08-14
下一条:众星云集唱响高原|"丹巴有风⋅清凉一夏"纳凉音乐嘉年华精彩开幕2023-08-14

相关稿件

五一假期博物馆“一票难求” 倒逼服务创新 2021-04-29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2023-08-02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2023-08-04
物流企业“一柜难求”如何破局? 2021-03-02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2023-08-1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