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素有“北方戏窝子”的美誉,京剧、评剧、梆子、丝弦、晋剧、坠子、乱弹、秧歌……剧种繁多,流派纷呈。戏曲与观众有着怎样的关系?戏曲艺术将如何发展?9月11日,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河北省戏曲艺术公益讲座在石家庄举办。知名剧作家刘兴会带领大众解开传统戏曲里的艺术密码。
“戏曲是与观众一起完成的艺术创作,优秀戏曲作品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谈及戏曲与观众的关系,刘兴会根据多年创作经验解析,现场演出过程中,观众的热情互动激励着演员的表演,这是戏曲艺术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每一次戏曲演出都是一次创作过程。
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戏曲也始终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演变。刘兴会以秦腔与地方戏曲剧种的关系为例分析,秦腔在北方流布,形成梆子腔系统,包括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以及淮北梆子等剧种。
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根本。戏曲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传承发展,就必须有创新。事实上,传统戏曲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节奏。“大家现在看到的传统戏曲大部分都是上世纪50年代经过作家和艺术家整理过的,使叙事节奏能跟得上观众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刘兴会说,有了戏曲节奏的存在,戏曲艺术才有生命力。
变化无处不在,戏曲创作之“变”与观众息息相关,观众的需求会促进高质量的戏曲创作。戏曲创作要“跟着观众的感觉走”,观众、编剧、演员共同来努力,助力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
“戏曲人现在的努力方向是如何让古老的戏曲艺术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进剧场,让戏曲艺术和当代观众进行沟通。”刘兴会认为,观众队伍越壮大,戏曲传承的环境就会越好。近年来,我省各地开展的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演出,以及举办的各种公益性讲座等戏曲艺术普及活动,目的都是让大家进一步认识戏曲、享受戏曲。
经典的戏曲戏文朗朗上口、腔调悠扬婉转、寓意耐人寻味。一部流传久远的优秀戏曲作品,内容往往既有工词隽句,又有诙谐俚语,且兼具写意、抒情、诗化等美学特征。其中,戏曲的音乐价值往往比其文学价值绵延更久远。“‘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唱腔行云流水,观众耳熟能详。大家可能记不住整部戏的情节,但这段听起来特别舒服的唱腔却能流传下来。这说明戏曲唱腔有时会剥离了内容而单独存在。”
作为戏剧创作者,刘兴会认为,新创编的戏曲作品除了具备娱乐属性,还应能推动社会进步。比如,结合新的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榜样,挖掘本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等。同时,中国戏曲应该创作出世界一流的作品,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
据悉,此次河北省戏曲艺术公益讲座将持续至9月15日,接下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京剧表演艺术家梁维玲,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北梆子一级演员郝士超,知名丝弦表演艺术家、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评剧表演艺术家徐金仙,将围绕不同主题,为大众带来精彩的戏曲艺术讲座。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