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2日,已有多家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上市公司纷纷表示,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行业成本下降,叠加光伏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出货量明显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光伏原材料价格趋稳,下游装机项目需求陆续启动,全球光伏产业高景气状态将延续。
普遍预喜
7月12日晚间,钧达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230%-300%。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1.4GW,同比增长181%。其中,P型PERC出货量4.84GW,N型TOPCon出货量6.56GW。
钧达股份表示,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且行业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N型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投产,N型TOPCon产能规模提升,电池盈利较去年同期提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钧达股份,多家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成本下降,叠加需求向好,上半年业绩普遍预喜。亿晶光电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086%-1255%;晶澳科技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146.81%-187.95%;协鑫集成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57%-219.89%。
亿晶光电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光伏市场,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长;另外受益于硅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盈利水平有较大增长。晶澳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公司组件出货量和营收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协鑫集成表示,公司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订单充足,组件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同步大幅提升。
价格企稳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6月以来,硅料价格加速下跌,各类硅料月累计跌幅达47.5%-53.4%,至7月价格才止跌企稳。截至7月13日,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为7.4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复投料成交均价为6.75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57万元/吨,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6.2万元/吨,三种硅料价格周环比均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及单晶菜花料价格已经连续两周持平。硅业分会表示,硅料价格止跌企稳的原因是,现阶段多晶硅库存已接近合理水平,前期库存转移到下游;此外,近期下游硅片企业开工率提升,主要为集采引发的提产,需求有小幅改善的迹象。
隆基绿能在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5月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波动剧烈,部分终端客户暂时观望,对短期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6月下旬产业链价格基本见底,终端需求开始逐渐回暖。
晶澳科技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7月排产环比有所提升,原因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趋稳后,项目需求陆续启动,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出货状态;另一方面是公司产能陆续释放,更好满足市场客户需求。
兴业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直流侧装机需求将达到382GW,同比增速将达到58%。其中,国内直流侧装机有望达到150GW,全球光伏产业高景气状态将延续。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