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市场转型发展 汽车流通领域如何破局?

2023-11-22 13:0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次阅读
 
市场转型发展 汽车流通领域如何破局?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今年以来,伴随汽车消费市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叠加消费市场需求改变,汽车流通价值链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以直营模式为代表的销售渠道开始规模化落地,政策“松绑”后二手车市场交易量持续回暖等热点事件背后,都与汽车流通领域密切相关。

  站在岁末的十字路口,一场围绕消费者、车企和经销商的流通生态演化,不仅关系着汽车流通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更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价格战愈演愈烈

  “在车市企稳回暖的同时,价格战愈演愈烈,从年初一直延续到‘金九银十’,给市场、厂商和消费者带来冲击。”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年会现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今年,各大车企纷纷开启全面复产后的“百米冲刺”,将产销量作为衡量成败的指标,产能和销量计划已经远远高出市场实际需求。

  年初,国家补贴政策退出后,特斯拉反向降价;3月,东风雪铁龙向汽车市场抛出大幅降价车型。此后,主流车企纷纷加入战局,一时间,降价成为了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旋律。仅本月,已有超过20家车企实施新一轮降价,包括埃安、领克、吉利银河在内的多家车企,最高购车补贴达3万元,似乎有将价格战贯穿全年的意味。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并非长久之计。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等均对价格战表示忧虑,认为价格战一定程度上会损害汽车消费市场环境,呼吁各方理性竞争。

  事实上,价格战在吸引消费市场的同时,也造成汽车经销商库存高企,被迫以价换量。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均超过“荣枯线”,处于库存高企阶段。记者注意到,自去年6月以来,我国汽车经销商已经长达16个月未回归正常值。其中,10月预警指数为58.6%,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受此因素影响,多家车企授权的经销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多地甚至出现大面积退网现象,最终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对广大消费者售后服务体验造成影响。

  对此,沈进军认为,目前车市发展情形印证了车市的增长发展和结构调整都应当更多地依靠市场的自发秩序和规律,通过供求、竞争等机制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该由市场主导的还给市场,把选择决定权交给消费者,让汽车市场回归本源。“主机厂要改变生产方式、把握生产节奏,按照‘以销定产’模式去排产,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经销商应主动拥抱市场变化,探索和建设以供需平衡、畅通高效、服务多元为特征的汽车流通发展新模式。”他说。

  激发二手车消费潜力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在此背景下,提升二手车消费不仅是拉动新车消费的重要驱动力,更是解决产能过度释放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期,二手车消费市场利好政策接踵而至。记者注意到,包括促进二手车商品化、二手车行业临时产权制度、取消二手车转籍限迁等利好政策的释放,为二手车市场发展提供了信心和保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1349.18万辆,同比增长12.61%,累计交易金额8597.9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当下二手车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多家车企品牌降价影响,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而价格战也给二手车市场带来了诸多挑战,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加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罗磊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相关利好政策出台会加速二手车行业重新洗牌,传统的市场发展格局将会进行重组。比如,此前小而散的市场格局将逐渐向规模化、正规化的企业良性市场竞争转化,这就要求经营主体尽快做出调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转型升级。”

  此外,二手车交易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车辆信息不透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令不少消费者对二手车消费持谨慎态度。为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推出“行”认证、柠檬查等公共服务产品,以提升二手车消费透明度。其中,“行”认证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基于《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面向全国二手车流通领域各经营主体推出的认证二手车质量信息溯源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行业统一标准的车况溯源机制、争议复核机制手段,切实保障二手车消费环节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罗磊表示,二手车是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是当前促进消费的重点领域,搞活二手车流通、透明二手车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市场各方的应有责任。

  数据显示,近5年来,二手车复合增长率超过10%,二手车与新车的销量比值逐年递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田甜表示,二手车市场应该真正“卷”起来,但“卷”的必须是诚信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品质。

  打造新能源车销售新模式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各大车企纷纷加快转型发展,投入到电动化发展的浪潮中。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33.5%,新能源车保有量近2000万辆。而随着产品类型发生转变,汽车营销模式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由于产品特点不同,新能源车在销售模式、保养周期、维修方式方面都与传统燃油车存在差异。因此,汽车经销商若沿袭传统燃油车的服务模式注定无法满足消费市场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面对新汽车产品,部分经销商正在积极创建新的服务场景,比如在店端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再通过储能设备的转化为新能源车客户提供充电、电池健康度检测等多种新型服务。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王贺武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面对电动化发展趋势,经销商应考虑如何增加车辆与4S店的黏性,高度关注车载电池移动式储能功能,提供储充检在线升级保姆式服务,探索汽车流通行业潜在业态。

点赞()
上一条:汽车行业产销增长超预期 需求持续释放2023-11-21
下一条: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加快 二手车"出海"势头强劲2023-11-23

相关稿件

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07-07
商务部:继续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 2021-10-22
汽车服务市场迎发展良机 2022-07-11
物流企业“一柜难求”如何破局? 2021-03-02
卖不动的月饼和“厮杀”破局的方便面市场 2023-10-1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