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加速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作者:本报记者 崔国强 2023-05-31 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次阅读
 
加速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2023年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于5月27日在京举办。本届论坛邀请了12位国内外“双碳”领域院士专家,围绕“能源关键科技发展创新”话题开展深入交流。

  专家们达成共识,要探索能源革命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多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齐心协力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表示,核能将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并有望成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基荷能源。核能作为一种低碳的清洁能源,相比风能、氢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最显著的优势是稳定性强、功率密度高、经济性好。利用好核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我国描绘的2060年碳中和图景中,核能有望成为电力系统的基荷能源。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从一开始蒸汽机的发明,到迈入电气化时代,再到后来原子能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始终与能源密切相关。“第四次工业革命仍将以能源为主导。目前,在储能、光伏、加速器驱动核能、量子信息、电动汽车等领域,我国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近年来整体科研环境的改善和科研投入的增加,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效能将进一步提升。”詹文龙说。

  除电力外,钢铁在我国所有行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约占所有工业碳排放量的30%以上。“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能源革命,而在工业化过程中,钢铁产业也对碳排放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庆山表示,钢铁超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日渐明晰。一方面,需要坚持传统的减碳方式,要降低对粗钢的需求,并积极利用废钢生产钢铁产品。另一方面,还应发展和采用“氢冶金”“电冶金”等超低碳炼铁技术减碳。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介绍,中科院充分发挥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作用,提出“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的“三端发力”路线图和技术研发体系。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启动实施“中科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立足科技创新使命,产出了50万吨煤制乙醇、百兆瓦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制淀粉和液体燃料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未来,中科院愿与各方一道精诚合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的更大贡献。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认为,科技创新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实现的关键。科技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编制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会同28个部门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和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一批领域重点专项。

  下一步,科技部将从3个方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一是统筹协同相关部门以及地方进行低碳科技创新部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促进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二是营造适宜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的创新环境,加大对低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低碳科普。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能源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能源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为方向,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建立健全支持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构筑支撑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

  北京作为首都,在市场机制、先行先试、区域协同、国际合作等方面优势突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双碳”工作落实机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绿色低碳科技支撑路径正逐步强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于军表示,未来5年到10年,将围绕“双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等方面推动相关工作,让绿色低碳成为首都发展的关键动能。


点赞()
上一条: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落地2023-05-29
下一条: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完成2022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核查2023-05-31

相关稿件

融合创新,跨界合作,共同推动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为何吉林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碳纤维高级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市市长王路谈七大优势 2021-09-24
山东省印发《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1-09-03
山东省印发《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1-09-01
王加邦:Microled工艺新技术可实现产业化的量产 2021-12-04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共建绿色低碳产业链 2022-07-2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