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2022WAIC·时空AI|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深度学习框架与时空信息智能处理

作者:中企视讯 2022-09-07 10:26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2022WAIC·时空AI|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深度学习框架与时空信息智能处理

  “当下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产生了大量的可感知和分析的数据信息,这对数据的融合共享、认知推理等提出了很急迫的应用需求。对认知与推理等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关键。时空AI作为对超大规模城市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促使智能城市建设加速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产业元宇宙在城市和商业中应用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9月1日,上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隆重召开。时空AI作为开启城市元宇宙的重要技术引擎,在本届大会上从技术研讨、应用实战和场景互动三大层面,同全球观众展开生动交流。由维智科技、联通(上海)共同主办的2022WAIC时空AI产业高峰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启幕,本场论坛围绕“数智无界·元创未来”主题,深度探讨时空AI技术赋能下城市智能决策中枢建设,以及未来虚实共生的城市元宇宙场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在论坛中就“深度学习框架与时空信息智能处理”发表主旨演讲报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与遥感的紧密结合做了重点诠释,并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遥感智能解译深度学习专用框架及其在国土资源与环境监测、农作物监测与估产、森林碳汇估算等许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以下是演讲实录: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冲击,有些行业消失,有些行业得到大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根据它的定义或者目前的能力,我个人更加认可由北京大学的朱松纯教授定义人工智能六大方向。这六个方向首先是计算机视觉,其中包括立体视觉、模式识别,我们现在大量的人脸识别都属于这个范畴;第二个是自然语音理解与交流,包括语音识别和翻译等等;第三个是机器学习;第四个是机器人学,包括智能机械、控制、设计、运动规则和任务规范;第五个是博弈与伦理,即机器与人的对抗、机器与机器的对抗等;最后就是认知与推理。

  在我们现有的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大量可感知和分析的数字信息,需要用到AI方法进行推理。今天由维智科技创始人陶闯博士发布的《时空AI白皮书(2022)》中,详细的介绍了时空大数据、时空知识图谱以及基于城市场景的算法模型,通过分析和推理来挖掘城市大数据的应用价值,这一系列的工作我认为在现阶段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



  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是与AI关联非常密切的领域。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发展过程中,大家可能了解最有名的就是ImageNET挑战赛,深度学习最初在图像识别的准确率高达84%,撼动了整个计算机视觉领域。现在深度学习几乎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词。测绘遥感实际上用到的也是深度学习,包括目标检测、场景的理解等。然而深度学习在遥感信息处理中也遇到了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基础性的研究,包括高质量的样本库,样本库的设计以及标注;其二是神经网络结构以及模型的设计。



  另外,目前通用的深度学习框架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需要研究专用的遥感智能深度学习网络架构。。这其中设计到遥感领域数据的特性,包括遥感的规模化数据量,其次是高光谱、定量遥感等工作要嵌入进去,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也就是LuojiaNet。



  LuojiaNet框架首先依据遥感数据的特性,其内存可扩展,达到图像数据不需要切割就可以直接应用,其次能够支持各项知识融合的工作。该框架的设计之初即直接建立一个图框架,并建立图“金字塔”,消除上下边界效应;其次是多通道设计,在调参时候就会自动的学习和计算最优光谱并计算出最佳参数,使得精度有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LuojiaNet作为一个基础性平台,在数据的输入输出方面能够支持十几种的矢量数据格式和三十多种栅格数据格式。在建立好工作流之后,自动生成机器学习的语言。大家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的开源社区联盟。



  最后总结一下时空AI技术的未来发展:

  首先是知识图谱,我们通过标签构建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和图形融合,最后得到一个更好更可靠的结果,从这里知识图谱影像的生成来看,其精度和效率都有比较大的提升。

  其次是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深度学习就像一个盒子,这个盒子的模型精度高,很复杂,可解释性低。我们将可解释性等工作融入到深度学习框架中,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分析方法、可解释性指标、定量指标、评估指标等。这些研究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当然我们还要准备好面对更多的挑战,谢谢大家!
点赞()
上一条:云测数据发布兼具行业领先及前瞻性三大趋势 诠释数据服务引导超越AI客户需求2022-09-07
下一条:2022 WAIC·时空AI|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用虚实共生增益数字未来 2022-09-07

相关稿件

2022 WAIC·时空AI|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用虚实共生增益数字未来 2022-09-07
可信AI,创领未来 中电金信2022 WAIC发布三款AI产品 2022-09-01
盐湖提锂技术突破,我国锂资源供给更有保障 2021-12-2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在煤化工区大力发展绿色甲醇 “一箭三雕”助力实现规模化减碳 2022-03-1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塑料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建议将废塑料化学循环业态纳入环保新兴产业 2022-03-0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