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示了“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名单”,山西省4家单位获此荣誉,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矿井成功入选。
2015年10月,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仿真教学矿井正式投入使用。该教学矿井建在校园操场地面下,巷道总长1500米,总面积10000平方米,设备原值2亿元。井巷工程按真实矿井1:1的比例建设,技术装备按照现代化矿井技术要求、标准化管理进行配备,建有完整的采煤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运料排矸系统,地面配套有多功能教育大厅、生产调度室、矿灯房和安全文化长廊、机房等设施,拥有皮带保护系统、智能化监控控制系统、人员智能定位系统、井下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符合安全生产规程,是一座集现代化、标准化,综合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其系统的完整性、环境的仿真性、装备的先进性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双滚筒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连采机、破碎机、转载机、胶带输送机、移动变电站、矿用真空电磁开关……我们这个矿井除了挖不出煤,其它和真的矿井没什么两样!”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矿井门前,穿着矿服、戴着矿灯的采矿专业学生刚刚在“井下”上完了一节让人身临其境的《采煤概论》课程。
众所周知,采矿类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学生实习实训有存在下井困难、动手机会少、职业环境缺少真实感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如今,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仿真教学矿井的使用彻底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难题,同时还为企业职工培训、非专业民众了解矿井提供了便利。
自矿井建成以来,近2万名煤炭主体专业学生在矿井内开展实践实训课程,进行瓦斯检查、综采电气维修、矿山救护、矿山测量等技能赛项训练。2018-2019年,教学矿井两次成为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的比赛场地。此外,该矿井还接待了全国12个省、市、直辖市的15所高校学生入井实习,16820多名煤矿从业人员入井培训、考试。
教学矿井不仅作为教学、培训基地,还作为科普平台,面向公众开放,接待社会来访者参观。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矿井都成为中、小学生、社会非煤炭专业人员了解煤矿生产技术和环境的重要场所。2019年8月,40余名来自德国、加拿大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到该教学矿井参观访学,学习煤炭相关知识。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矿井已然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融教育资源和专业现场条件为一体,承担教育实训、科学研究、企业岗位培训、社会科普等任务,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提供了资源保障。
依托该实训基地,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仿真矿井为载体、基于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极大地提升了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的零对接。此外基于教学矿井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基于CBE思想,“五化”教学矿井在煤炭职教中的研究与实践》获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研、用、训”全息式教学矿井的建设与应用》《高职煤炭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报告》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据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是我国科普教育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该荣誉为每5年重新评审一次,而且需要经过严格、规范的逐级现场评审答辩方可脱颖而出。本届全国科普基地有众多的大学、中小学场馆和各级各类的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近万个省级及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参与角逐,在学院领导和各部门的齐心努力下,经中国科协认定后,我院教学矿井确定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