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同春节、清明节一样,包涵着祭祀先人的浓浓情节。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江城子》中吟诵:“北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此文中,诗人表达的是思乡思亲的酸痛,可谓情真意切。
中元节同上元节、下元节一并出自道教“三元”之说。早在汉朝末期,五斗米道(也即天师道)盛行。其信奉道旨是: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三官,并称三官的生日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随后便将“三元”时间定在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传说在中元节这天,地府的鬼门会打开,孤魂野鬼会从地府来到人间。于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人们会购买一些冥器、冥衣、冥钱等物品,在中元节祭祀鬼魂,以防危害人类。
道教的“三元”之说,把七月十五定为中元节,而佛教则称这一天为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佛教教徒会举办供奉佛祖和僧人的“盂兰盆会”,旨在普度众生,超脱六道,报答父母和亲人的恩情。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盂兰盆”在梵语中是“解救倒悬之器”的意思,大概是用容器装满百果,用来供奉佛和僧侣,这样佛就会拯救受苦受难的众生,保佑天下平安。
隋唐以后,中元节由民间传到宫廷。宋代王仲修在《宫词》中曰“殿阁新秋气象清,玉阶露冷半雕冥。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这便描写出宫廷和达官贵人对中元节的重视。中元节有许多风俗和活动。下面略述一二。
其一,祭祀先人。中元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偶尔也在农历七月十四。这一时节,正是瓜果飘香、谷物成熟的季节。这一刻人们想到的是祖上和亲人的恩德,所以要用新鲜的稻谷瓜果祭祖、上坟并扫墓。这一活动展现着中华民族孝道之深厚。
其二,放燃河灯。古人认为,上元节是阳间的元宵节,人们尽情欢乐;中元节是阴间的元宵节,理应为鬼魂庆祝。不过,鬼魂为阴,也只能在水面上为其点灯庆祝。所以,每到中元节的晚上,人们就会点燃河灯放入河中。尤其在河流交错的水乡,成片的河灯如星星飘落在水面,十分壮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