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重新打开文学经典,如何重新浸入我们自己的文化,如何在快捷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归属于内心的休憩,又如何在假日里携家人或亲友,共同享受一场足以舒展身心的文化盛宴。
为了寻找这些答案,9月17日,数百名读者粉丝与媒体记者走进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在与导演王潮歌的对话中,带人们走进座幻城。从整体策划,到幻城建造,再到戏剧创排,在这历时8年浩渺如烟的“创城”经历,以及在这座幻城中不断生长、娓娓道来的,每位中国人重新打开传统文化并享受文化盛宴的全新方式。
王潮歌导演媒体见面会
导演媒体见面会在幻城的“第35中学剧场”举行,这是幻城总共20场演出之一,是一座来自80年代的真实“校舍”,“第35中学”的戏剧就在这样的剧场中上演。
王潮歌导演媒体见面会
媒体的问题从一把红椅子开始,关于这座城的解读也可以从这把椅子说起:“今天有个记者问我,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椅子?红椅子就代表了读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它和你的生命息息相关,只要你读了它,它就是你自己的红楼。”
让读者成为主角,讲述红楼梦读者的故事。红楼梦的伟大,远不止于原著73万字,更在270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无数阅读它的人,他们为红楼梦留下笔墨,产生了交集,发生了故事,甚至改变了人生,这是文学史上所罕见的。因此红楼梦深入我们的骨髓,是我们文化与血脉的一部分。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正是让读者成为主角,讲述一个个散落在270年历史长河中的读者故事。
不做红楼梦本身的故事,而是讲述原著故事背后的深意。其实上演人人耳熟能详的红楼梦故事,不论是宝黛钗的爱恋,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在现有文本研究的基础上都水到渠成。但导演偏偏选择了一条困难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曹雪芹书写红楼梦的方式——用故事来讲述文本背后要传达的深意。
不那么真实,不那么具体,也绝无重复。王潮歌被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她每个系列都在全盘突破,每个作品都在力求创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也毫无例外。区别于前作只有河南对土地、苦难、传承的具象讲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更像是在塑造一片不那么真实的“幻境”,透过这美轮美奂的“幻境”讲述关于人生、因果、未来的抽象哲思。
王潮歌导演首届读者粉丝见面会
关于王潮歌导演所讲深意,只有进入这座城,在戏剧与幻境中沉浸迷失才能亲身感受。正如在粉丝见面会上,那些被幻城深深打动,来幻城二刷、三刷甚至四刷的读者粉丝,他们所留下的留言,赠送的礼品,从中更能感受到导演的那份奇巧匠心——从读者视角、以抽象幻境,用“不真实”讲述真实的人生哲思,以中国式审美讲述中国故事。
王潮歌导演读者粉丝见面会现场
那些来自读者的留言,也再次串联成新的“红楼梦”续:
“直到入园那天起,多年来的阅读记忆才如洪水猛兽般般涌上心头,别出心裁的背景音乐,赫然矗立面前的十六道门,每向前踏一步,听到的都是过往红楼在和现实交织的声音。那天,我仿佛隔绝了所有现实,只为小心翼翼的拾起年少时我应该踏入的那场梦。”
“写给我的小女孩,这偌大的一座城,就是一篇劝学吧。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声音问,什么是宿命?众人笑,你会疑惑,你会好奇,你会想要寻找答案。这人间多么有趣,到此一游,何其有幸。”
“愿你从这中度悲伤,深度悲伤,特别大的悲伤中,读到喜悦,读到温暖,读到深情。万境归空,不舍有情,既有还无,只有红楼梦。”
当粉丝问起王潮歌导演,在幻城的打造过程中,为何能做到事无巨细,且对自己对团队都要求严苛。导演回答是热爱,正因对创作、对事业、对文化的近乎痴狂的热爱,才能抱有如此强烈的创作热情。
而在幻城的每场戏剧、每件作品,在二商店、在四合院、在上海路剧场……也都渗透了一种爱,一种透过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抚慰人心的力量,在当下的社会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让所有来幻城的人都舒一口气,重新丰盈内心,带着这份爱的力量重新启程。
夜空下闪耀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这就是王潮歌导演及团队所创造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不只有红楼梦原,不只有推陈出新的20场演出,如梦似幻的108个情境空间,更有潜藏于读者心中,埋藏于岁月长河中,源于文化,源于骨子里,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思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