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的中国,既依赖发展载体即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也依赖发展动力即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尤为重要,背后需要的是人才、更是机制。日前,长虹控股集团和电子科技大学全面深化合作,刷新“产学研用”创新生态,更赋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持续的科技创新力。
据悉,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智能机器人等五个联合实验室协议。追溯两者的关系,《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双方“联姻”已十二载,此次更深层次的合作,意味着长虹控股集团校企战略再次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更为深度融合。这既是长虹用科技创新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一个侧影,也折射出长虹新发展周期下沿科技创新赛道驱动产业升级的战略重心。
校企共建“创新大脑”,链通“产学研用”
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先进物联网传感与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认知和情感交互联合实验室……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的同时,首期已挂牌启动五个联合实验室,“创新大脑”再度扩容。
一个是成立65年,发展为集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为主,代言“中国品牌”的国有跨国企业;一个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并纳入国家首批“985、211工程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大学,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也赋予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成果的更多可能。
自2011年起,长虹控股集团就与电子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并在数字应用支撑软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机器人、精密测量雷达系统等领域开展了20余项项目合作。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透过此次合作的五大方向来看,长虹基于的是产业布局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将以层次丰富、覆盖更广的平台和机制建设为基础,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应用基础技术等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
从纵向看,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深化,是通过校企融合模式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体系的纵深发展。从横向看,除了电子科技大学,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长虹控股集团,还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合作,持续推进产业链技术突破。随着“创新大脑”的扩容和迭代,长虹将再次刷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实现从基础科研到产业的全打通。
推动“双链”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升级提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体系而言,必须要探索出自己一条科技创新的人才路、创新路。在长虹控股集团,《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围绕的核心轴则是“双链”:一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二是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者通过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后者则依托新技术革命在新兴产业领域迸发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作为四川首个营业收入过万亿级的产业,在消费电子产业长虹控股集团早已涌现了冰箱压缩机、5G连接器、轨道交通电源、物联网模块、大数据存储等多个产业领域的“隐形冠军”。
同样,面对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技术革命浪潮,长虹基于科技创新在5G、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电源、数据存储、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已推进10项“卡脖子”技术和19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以各种方式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国省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以此为基础,布局康养护理机器人与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电源系统等新赛道,不断打破产业边界。
在这一系列动作和成绩的背后,正是长虹控股集团不断夯实“先进性技术、竞争性技术、技术生态圈”三层技术体系;也是覆盖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在内的100个创新平台的科技资源整合;还是多年来长虹控股集团坚定大手笔科技投入的初心。以长虹华意为例,近5年来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就累计超17亿元。在科技创新驱动下,长虹正在加速完成产业链和新产业业态的重塑。
把论文写在产业振兴中是高校愿景,引入科技创新力量为产业赋能是企业思考,两者如何“双向奔赴”,关系的是新时代中国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升级。透过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外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企业探索科技创新体系的全新思路,还有科技创新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全新赋能。锚定“科技创新”长虹控股集团也将收获持续发展、持续引领的动力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