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画家王悲秋
悲秋三岁涂鸦,少时为报考美术专业学校开始学习素描、水粉,逐渐掌握了西方美术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入美校后专业的基础课,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写生基本功,同时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训练,系统的学习了山水、人物、花鸟、走兽,为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及长,考入天津市书画学院。循规蹈矩的教程安排和枯燥的基础课,无法满足他对中国画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自学生涯。他背着画夹首先走进天津、北京各大博物馆,对历代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进行面对面地临摹,如饥似渴的汲取历代绘画之精髓,求古人之技,达古人之心。在坚持不懈的与古人对话中,渐悟中国绘画之真谛,对山水画尤为钟爱,大量地临摹使他的笔墨技巧日臻完善。
具备一定的笔墨蒙养后,悲秋便不满足于只师古人,在临摹的同时,认真研读历代画论。深知,中国画创作要有所突破必须深入生活,从自然中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自八十年代至今悲秋坚持写生不辍,先后跋涉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余座名山大川。祖国的壮丽山河让他流连忘返,为探寻古人未到处,他不惧山高路险,不避酷暑严寒。在庐山的三叠泉,悲秋为了再现严冬里的飞瀑,用绳子把毛笔绑在冻僵的手上作画近七个小时,写生完成《天涯飞雪》;在南京的牛首山,为探寻石溪踪迹,在他曾经生活过的报国寺遗址上,头顶烈日在酷暑里忘我地写生三个小时,却全然不知后背已被晒成二度烫伤;在西岳华山的北峰,为再现华岳雄姿,用绳索把自己绑在悬崖边上历时7天,用宽一尺、高4尺的宣纸19张,拼接成一丈九尺的巨幅通景,把西岳全景尽收;在贵州隆林的盘山公路遭遇车祸,等待救援时看到周围美景,用手捂着疼痛难忍的胸口,拿出速写本把它们画下来,这便是在大自然中物我两忘的悲秋。在将近三十年的写生过程中,他餐风饮露、废寝忘食、历尽艰辛,屡涉险境。天道酬勤,不懈的努力换来上万幅的写生素材,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风霜雪雨,峰岭巨壑,溪涧飞瀑,花草树木,都被他收入画囊,成为日后创作的宝贵素材。悲秋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曾在秦岭主峰太白极顶,坐看旭日冉冉升起,用冻着冰茬的画笔记录下披着朝霞壮丽的崇山峻岭;曾在五台山的南梁沟,打着手电一直画到伸手不见五指。在与峰岭交心、巨壑对话中深刻体悟到,山水画创作的真谛就是要把自然之魂、山川之灵注入笔墨,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2003年,为探索中国画大海的表现技法,悲秋远渡重洋,赴澳大利亚的悉尼海岸写生。南太平洋波澜壮阔的碧海蓝天,深深震撼着他,令他心潮澎湃。大海瞬息万变捉摸不定,不像山峰、树石是静止的,写生的难度可想而知。悲秋每天天不亮就到海边,目极心追一直画到天黑方肯收笔。巨礁、崖岸上,遮阳伞无法阻挡澳洲炽烈的骄阳,他的手臂常常被晒得脱皮。狂风暴雨袭来,悲秋仍痴痴地盯着怒吼的大海忘我地观察、默记。不懈的努力练就了用中国画家独特的视角与笔墨表现大海的技法。浩瀚无垠的大海在他笔下波涛翻滚、浪花飞溅。大量以“海”为题材的作品出现在画展上、悬挂在政府机关庄严的大厅里。其中28米长卷《雪梨海岸纪游图卷》,2005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天津地区只有悲秋一人有幸入选。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受到海内外美术界权威人士的关注。
山川、海宇画不尽悲秋对中国画事业挚诚的热爱,人物、花鸟、走兽、草虫也是信手拈来,从雄狮、猛虎到苍鹰、喜鹊,甚至蝼蛄、蚂蚁都是他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为描写狮虎豹,他常常到动物园写生,为表现雄鹰的精气神他亲自豢养、观察,各种各样飞禽、鸣虫更是养了一屋子。每天紧张的创作之余,看看鹰,望望鸟,听听蟋蟀、蝈蝈切股振翅之鸣和画眉委婉的歌声,便是他最大的快乐。每次应邀到外地创作都在当地买上几笼鸟,几只蝈蝈。为了画好昆虫,钻草丛、攀树枝,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经常因为捕捉马蜂、牛虻而被它们蛰伤,写生下来各种各样的昆虫更是数不胜数。正因其对所有生命由衷的热爱,他笔下的生灵个个都是鲜活的。
1999年10月,悲秋创作的山水《砂沟夕照》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山水画大展,即“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览”获优秀奖;1999年7月,山水《武陵源》荣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天津市美术作品展铜奖;1999年12月,山水《山高水长》特约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毛泽东诗词创意画集》;1999年9月,山水《石梁飞瀑》入选“天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天津市政协书画展”;2000年10月,山水《匡庐春晓》在“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2000年12月,山水《峰峰青插碧云天》入选“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2000年12月,山水《峰岚竟秀》入选“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2001年5月,花鸟《逸气横秋》入选“天津首届花鸟画大展”;2001年6月,山水《巍巍井冈》之一,入选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2001年7月,山水《巍巍井冈》之二,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1年11月,山水《五马瀑》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2002年5月,山水《春山晓霭》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天津展区获铜奖;2002年9月,参加“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中国书画小品展”;2003年12月,山水画参加“2003年百名知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2009年5月,山水《峡谷秋涉》应邀参加中国画艺委主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自入画院以来,又分别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天津展区获铜奖;“环渤海新视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美术大展”;“新渤海新天津天津美术精品晋京展”;2010年9月,赴德国参加“中国天津画院柏林展”;2011年1月,应中宣部之邀创作《太行秋晖》;2011年4月,应“首届中国画节”之邀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王悲秋于2000年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首次个人画展;2004年在天津美术馆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2006年在南京举办第三次个人画展。三地电视台均为他做了电视专访。《人民日报》《大地专刊》、《中国文化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南京晨报》、《南京晚报》、《扬子晚报》、《荣宝斋》等多家报刊报道了他的艺术经历及取得的成就。2009年8月22日悲秋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办第四次个展,中国住悉尼文化参赞李键钢、威乐比市市长PATREILLY、纽省艺术馆亚洲部主任柳扬、澳洲国画书法学院院长蒋维廉、雪梨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代表金杏、星岛日报总编黄继昌等悉尼文化艺术界名流出席了开幕式。澳洲的《星岛日报》、《新快报》、《澳洲新报》,新华网、人民网、外交部官方网站、澳洲华人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发布了此次画展的盛况。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自1998年先后出版发行了《悲秋山水画集》、《百树》、《百石》、《山水画技法》、《山海之歌》等共十余本画集,自2013年2月始,悲秋边画边著,夜以继日的编纂《大山水技法》、《国画海景技法》、《草虫技法》。这三本大型画集,融师法传统、师法自然、写生、创作于一体,集观赏、研究、学习于一身,详细解析了悲秋作画的每个步骤和细节,以及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探索过程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独到理解及观点。现《草虫技法》已经由天津市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其它两本预计年底完成。
王悲秋先生深知艺术道路任重而道远,他说,只有呕心沥血不断努力探索,才能画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壮美山河。
王悲秋,名王珪,号夷则、一画学童。1963年1月26日生于天津。现为天津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院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