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德阳代表团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德阳代表团34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打造“中国装备科技城”的目标。不久前,德阳发布了《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规划(2023—2027年)》,提出了建设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名城的长远目标。这座“重装之都”,正在以“工业强市”,“产业强市”,创造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安居乐业的城市繁荣。
在历史上,德阳被称为“重装之都”,是三线建设的重镇,多项大国重器在这里诞生,给这座城市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1993年,德阳位于中国百强城市之列,稳居西部前十城;2023年,德阳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左右,有望站上3000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左右,3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
三十年的发展,德阳以创新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经济,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创德阳”:创新要素聚集 转化成果显著
近年来,德阳不仅入选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创新项目更是频频落地:旌湖实验室顺利揭牌、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德阳大学科技园开园......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光强在2024年德阳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23年德阳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进展,包括: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创新平台23个、获批立项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6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1700亿元;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2项......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德阳代表团代表、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守军说,“东方风电机组2004年在德阳诞生,20年里,公司发展经历了中国风电发展的全过程,我们感觉到,当创新走在前面,企业的发展比较良好,当创新跟不上,企业会陷入低谷,东方风电20年的发展,生动演绎了创新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
2004年,东方风电的老一辈工程师基于产业敏锐性和能源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搞风电,去国外学习引进技术。20年来,东方风电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要立足自主可控、自有技术,突破“卡脖子”工程,如今达到95%-100%的技术自主。2023年,东方风电研发了全球最长的碳纤维叶片、全球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评选为当年十大国之重器。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能一个短板就会大大影响创新的成效。德阳政府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专班,市领导亲自挂帅、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特殊政策,帮助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尹守军对德阳政府创新支持感受深刻。
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创新发展,德阳也走在了前面。来自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田晓晶代表提出了关于“落实制造强省,打造国际先进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建议,她表示:“德阳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上,已有企业、产业基础、服务体系、创新能力,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为四川省产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我建议加强川渝协同、成德协同、加强资源配置、通过政府基金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加强创新协同,如创新联合体、产业联盟、创新中心等,促进政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
气电比传统火电减少至少50%的碳排放。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扎根德阳,其研发的国内首台完全自主产权的50兆瓦燃气轮机,被国资委两次评为央企的十大国之重器,这台机器的研制用了13年,投入100多人员。“50兆瓦这台机器每小时发电量,够5000个家庭(以一个家庭一天10度电计算)一天的用电需求。同时东方汽轮机也是国内首个突破大功率百台燃机制造的企业,1月20日第100台燃机在德阳发运,为省两会献上来自德阳的贺礼。”田晓晶表示。
致力于建设全球“高端装备科技城”
在此次会议上,德阳市委书记李文清就“加快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提出了规划:力争2024年新增国省级创新平台20个,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超1850亿元、增长8%以上。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开幕式现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向德阳授予“中国装备科技城”称号。中共德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中国装备科技城的建设方向和具体路径,提出到2027年,中国装备科技城基本建成,成为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2035年,中国装备科技城全面建成,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名城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市。
一直以来,德阳多项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十多年世界第一,重型燃气轮机等15个高端能源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此基础上,德阳面向未来,提出了建设全球“高端装备科技城”的长远目标,未来可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