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5月19日,2024年四川省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科技活动周在中国五冶集团科技中心举办。
据介绍,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的五冶科技中心总建筑面积15634.6平方米,是一座集科研、办公、科普、文化等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和四川省、成都市建筑行业科技创新的共享平台。
大楼以打造近零碳建筑为目标设计建造,是2024年四川地区首批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认证的唯一公共建筑,也是目前成都市综合节能率最高的近零能耗办公建筑。
相关数据显示,五冶科技中心全年节省用电约67万千瓦时,节约自来水量约2740吨,减少碳排放约336吨,达到了近零碳建筑标准。
中国五冶集团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杨飞宁介绍到,为了打造高标准的绿色低碳建筑,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气候及场地条件,构建出一套基于舒适、节能双目标,兼顾降碳效果与成本投入的技术策略,即通过形态优化、节能环保“外衣”、导光系统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综合运用多联变频智能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回收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光储直柔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终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理想状态。
据介绍,五冶科技中心的幕墙由真空玻璃、玻纤型材、真空保温板等高性能材料组成,保温性能是普通建筑2-4倍,相当于一层“隔热防寒”外衣,能够实现室内冬暖夏凉的保温效果。
建筑外立面采用五冶自主研发的自适应遮阳系统,可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百叶竖向位置,最大限度满足夏季遮阳、冬季采光采暖的需求。
大楼北侧立面利用固化纤维土模块栽种植被,对墙体进行绿化覆盖,可实现大楼降温,消减其城市热岛效应。为确保植物良好生长,大楼设置了感应器、传感器、自动滴灌等控制系统,同时与微型气象站联动,达到节水目的。从北侧居民楼俯瞰,大楼与一旁的城市公园和谐相融,皆是绿意盎然。
为满足地下功能区的采光需求,按照“最大程度采用自然光”的被动降需理念,五冶科技中心设置了6套导光纤维采光系统和9套导光管采光系统,还实现太阳方位的自动追踪,进一步提高采光效率。仅此一项,每年便可节约电能约5500千瓦时。
此外,科技中心搭载了中国五冶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集成智能照明、人体感应、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室外气象监控、楼宇自控、能耗监测等多项功能,好比为大厦装上了“耳聪目明”的智能“大脑”,可实时监测与分析大厦各项能耗数据,并对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智慧控制,有力保障了建筑的良好运营和环境舒适,进一步提升了节能降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