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创新、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主体,也是激发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也提到“到2025年,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随着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等因素的理解逐渐深入,我国适时调整支持政策的推进力度,并将其分为总体布局、细化实施、加速推进三大阶段。
新时期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分工和转移呈现新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通过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以衔接生产链断点、增强产业链韧性,进而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企业规模数量大,产业发展贡献突出的特点,但其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低、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亟待进一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因此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以期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早期学者对“专精特新”是分开解读的,“专”主要指专业化、专一性战略。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分工和专业化,鼓励企业去从事一个专业的工作;迈克尔·波特提出专一性战略,即指企业把经营重点聚焦某一特定的地区或顾客群,为其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取得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Gibcus等研究认为小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专一化发展战略。“精”主要指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丰田汽车的成功使精益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并逐步演变成一个社会—技术的集成系统。可见对“专精特新”概念的解读呈现逐步深化的演进过程,但总体含义大体一致,“专”指专业性、专一性;“精”指精细化、精深化;“特”指特色化;;“新”指创新,包括业态创新。
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广为学界和政商界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专精业新企业四个特点的概念阐述和具体企业案例分析,重点从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特色、战略选择、成功原因、培育发展等角度开展研究;李庆华、李春生通过分析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逻辑、经营模式和关键成功要素,找到部分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新,置于创新生态系统下,谋求共同发展,实现技术可持续创新。(厦门大学 吴璐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