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贵州毕节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3-07-23 14:22 来源:人民日报 次阅读
 
贵州毕节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沿二十八道拐的盘山路辗转下行,壁立千仞的悬崖之下,便是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凭借乌江源百里画廊的自然风光、苗族村寨的独特资源,干部群众一起奋斗,甩掉了贫困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在毕节,众多像化屋村这样的偏远山村,已旧貌换新颜。

  上世纪80年代,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毕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描绘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小炉烧得滋滋响,蜂蜡熔化,散发出淡淡甜香。铜刀为笔、蜡液为墨,勾勾画画,花鸟鱼虫便“跃”上白布……走进化屋村一户农家,女主人杨艳正埋头制作蜡染。

  见有客人上门,杨艳放下活儿,热情地介绍挂件、背包、灯罩等苗绣工艺品。“先蜡染,再绣花,一幅苗绣能卖980元。”她说。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近年来,黔西市搭建苗绣研发、生产、销售、展示平台,培训绣娘500多人次,从业人员有200多人,并建设以苗绣为特色的产业园。

  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说,村里紧盯苗绣蜡染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多元,是2020年的两倍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毕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达921.4亿元以上,一二三产融合逐步推进。

  大方县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县里种植3万多亩林下仿野生天麻,是全国优质天麻主要产地之一。

  在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厅,天麻粉、天麻胶囊、天麻酒等产品琳琅满目。“不满足于生产原料,我们延长产业链,把更多增值收益带给种植户。”公司负责人文平说,“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带动了1000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

乡村美,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黔西市素朴镇古胜村,半山腰一栋精致的二层楼前,村民陈万才热情迎客。

  “生态变好,村子变美,以前怎么都不敢想!”陈万才的感慨,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走进村史文化馆,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从前的困难。由于水土流失、生态恶化,乡亲们饱受石漠化之苦。

  退耕还林、综合治理石漠化,让古胜村迎来新生。10余年间,全村退耕还林3000多亩,治理石漠化面积710亩,种植经果林3400多亩,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到10%提高到近90%。

  站在半山腰遥望四周,林地层层叠叠,群山郁郁葱葱。

  生态美,乡村“颜值”提升。毕节市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96.8%。

  越山过隧,拐过一道弯,车入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朝门村,眼前骤然开阔。群山中间,亮出一片湖,滋养层层稻田。

  村里整合帮扶资源,对村容村貌提档升级。依托山谷、良田、湖泊、民居等本土元素,建成观光步道、文化广场、精品民宿、现代农业园区,不仅改善人居环境,也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今年5月底,村里举办插秧节活动,吸引4000多名外地游客。广场上,人们打糍粑、包粽子;稻田里,孩子们插秧、摸鱼,其乐融融。

  “我们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农耕生活,引入健康、时尚元素,让游客们感受乡村乐趣。”朝门村党支部书记游永彬说。

   支部强,群众致富有希望

  “一唱正月樱花香,二唱三月玛瑙红,三唱夹岩修水库,人气财气都带旺……”樱桃树下,村民赵高贵亮了一嗓子。

  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曾因烧制砖瓦、陶罐而户户冒烟,不仅没能摆脱贫困,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2013年,在外创业的肖军回到家乡,先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总支书记,重点推广种植玛瑙红樱桃。

  起初有些群众怕赔钱,不敢种,村里召开院坝会,做思想工作。村里免费发放树苗、肥料,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并争取资金建设了山地滴灌设施。“党员不仅带头种植,还帮助村民销售。”赵高贵下定决心,把自家4亩地改种樱桃。3年后,果子成熟,纯收入2万多元。

  支部带好头,群众有奔头。如今,陶营村的樱桃种植面积达到4800多亩。樱桃产业闯过扩种、提质等关口,年产值近38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村党组织将继续领办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加工、旅游一起发展。”肖军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时强调,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强。基层党组织强,群众致富就有希望。

  毕节市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已在产业链、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建立2100多个党组织,成立7200多个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81亿元。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今年6月初,李军从毕节市能源局来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么站镇平原村,接任驻村第一书记。新的目标很明确——实现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平原村建成3000多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1个标准化养牛场。

  为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毕节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精兵强将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全市组建2314个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6900多人。

  “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探索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之路。”贵州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表示。


点赞()
上一条:贵州织金:从三个产业新面貌看乡村振兴成果2023-07-23
下一条:新华指数|万亩花椒迎丰收,武都奏响“椒”响曲《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2022-2023产年运行报告》发布2023-07-23

相关稿件

贵州苗岭乡村振兴新事 2023-07-18
环湖赛见证高原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3-07-14
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强化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11-16
贵州织金:从三个产业新面貌看乡村振兴成果 2023-07-23
贵州国资国企持续为乡村振兴提振赋能 2022-07-29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