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仔细分析发现,有4起涉及农业农村领域。具体而言,有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层层加码、检查考评过多过频等问题,有在乡村振兴迎检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搞“面子工程”问题,有未按规定及时分解下达中央财政拨付的部分玉米、大豆等补贴资金问题,有贯彻耕地保护政策打折扣、乱作为问题。这为新的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了警示和思考。
回顾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大豆面积产量双增,肉蛋奶、棉油糖、果菜鱼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发展、建设、治理都有新进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些成绩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拼出来的,也得益于“三农”战线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务实态度,亿万农民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不过,正如通报所揭示的,有的地方或有的人也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涉农资金、耕地保护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犯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毛病。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艰巨任务,过硬作风不可或缺。只有按照党中央要求抓落实,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建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农”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政策性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危害。要坚持守正创新,把住底线红线。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得不得力,不仅要看GDP以及能不能抓上几个项目,更要看是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局部服从整体,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大局需要,作出应有贡献。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乡村产业,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农村改革,都要把求真务实作为基本功,坚守法律政策底线。
“三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要把握好平衡。例如,乡村缺乏资本要素,在引导鼓励资本下乡的同时,必须守住经营农业、农民受益的底线,防止其跑马圈地。比如,严守耕地红线,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但整改复耕时要把握节奏,不能树上挂着果、池里养着鱼就强行砍树填塘。再比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让愿意进城的人口更好融入城市,但必须保障好他们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不能以强迫其放弃集体成员权益为前置条件。
乡村振兴,既要防不作为,又要防乱作为。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这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居住环境怎么样,农民每天身处其中;产业发展好不好,农民收入可以印证。农村的事,农民最有发言权。要关心群众的急难愁盼,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暂时还不愿意干的,完全可以先放一放、缓一缓。还要注意的是,工作中既不能打折扣,也不能层层加码。须知,打折扣是变形走样,层层加码也是变形走样。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浙江实施的“千万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领。但是,这并不是说让其他地方直接照抄浙江某个市县的某项具体做法,而是要学习运用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全国49万多个行政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重要的是拿出务实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的韧劲,把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根据乡村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资源优势等,分类明确发力重点。(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