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自由”这句话想必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其实少有人能想到,这句看似满含人生方法论的格言背后还暗含着一条更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越自由的人往往越能真正自发的保持自律。换言之,唯有体会过自由的人,才能从身心体悟中得到自律的持久内驱力。
在青少年教育中,究竟孩子管的严一点好还是松一点好,长久以来都是一个争论话题。其实,自律与自由,规矩与天性不应该被视作矛盾的正反体,对于老师和家长们而言,更应该明白“管得严是考验,放得开见水平”,管要有管的科学,放更要有放的智慧。
胜者教育的张益铭老师曾对家长朋友们说过,“教育孩子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自我修行,孩子才是我们的贵人。”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单纯走向丰富的关键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孩子的“第二次出生”,甚至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与高度。
为此,如何正确的为青少年树立规矩,以自由得自觉,让孩子真正拥有成长的内驱力,是教育应该真正探寻的深刻真谛,更是一切创新教育理论予以落地的基石。
一、“自由有道”:二十二条军规赋能成长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写道:“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哲学家康德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中国古代圣贤王阳明也曾说过“能克己,方能成己”。从长远来讲,不自律的人是缺乏自由的,也无法得到随之而来的独特技能和能力。就像一个人学习演奏乐器和作曲创作,一切犹如神来之笔的自由恰恰都是以千锤百炼的牢固基础为前提。
可见,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青少年毕竟还处于心智的长成期,需要依靠科学健康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作为深耕素质教育革新实践领域的张益铭老师,基于中国家庭的普遍需求出发,继《觉知的父母》之后,再次为万千家庭撰写了《成长有道》一书。
新书《成长有道》中,张益铭老师结合胜者教育近二十年来的办学经验,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思考了何为成长关键,并在“胜者少年163模型”经验上,借助西点军校的二十二条军规,归纳了青少年成长的二十二条准则,其对于明确孩子成长的关键问题,可谓达成了一套完善的标准。
胜者二十二条军规具体为:
第1条、信念的力量;第2条、没有不可能;第3条、专注与忠诚;第4条、永不放弃;第5条、先完成再完美;第6条、积极乐观;第7条、全力以赴;第8条、只为成功找方法;第9条、无条件执行;第10条、永怀感恩心;第11条、成为勇敢者;第12条、激发内驱力;第13条、修炼个人魅力;第14条、善于合作;第15条、敢决策能自控;第16条、提升学习力;第17条、持续精进;第18条、尽“职”尽“责”;第19条、追求荣誉感;第20条、以贵人为榜样;第21条、激情与梦想;第22条、立即行动。
二、“自律有道”:以规矩成就青春蜕变
张益铭老师在和胜者学员分享自律心得时曾强调,“自律需要你牺牲一定的乐趣、规避一时的冲动。但正是自律,能让你做到在热情减退后,坚持正确的成长方式。也正是自律,让你不会懈怠下来,而是始终能调动积极性,让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
纵观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自律除了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秩序感和安全感,从而减少青春期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在养成自律习惯的过程中,也有助于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权利,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自律还能够让青少年明确什么是危险,增强安全意识,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自律的养成和规矩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规矩像是心中的一把尺,以此来约束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建立规矩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一项重要措施,毫不夸张的说,越早通过科学的规矩培养起自律意识,越会令孩子受益终身。
规矩一旦定下,就不要随意更改,要保证严格执行。很多家长看心情而定规矩,只会让孩子无可适从,不知道底线在哪里。
但无论是树立什么样的规矩,前提都应该是与孩子有充分的沟通,让孩子既是规矩的执行者,也是规矩的制定者,从而丰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养成自律的根本途径。现实中,鼓励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支配权,一定程度上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制定规矩,千篇一律照搬别人的模版,只会陷入教条主义的陷阱。定规矩之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和与生俱来的天赋,要对孩子给予奖励和正向反馈,同时也要建立适当的惩罚措施。
结语
张益铭老师说,在胜者从来不要学员服从谁的管理,只要求他们遵从内心。我们做的不过是让更多学员认知,服从不是奴性,不是对教育者的讨好,而是一种勇敢者的智慧。
成长未必一路平川,能教孩子把弯路走直的家长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但即使偶尔途径弯路,也不必过分担心,或许成长的更多可能和超越就藏在这条因弯路而美的旅程之中,胜者愿以二十二条军规助中国少年圆梦青春,照亮前路,迎接生活与理想的激情辉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