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升了产品品质、丰富了食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的需求,确保了加工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对食品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再次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带来了两份建议:《关于关于促进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加快中药资源植物提取物开发饲料添加剂的建议》。
卢庆国告诉记者:“在遵循《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我国构筑了一套全面且严密的食品添加剂管理体系,涵盖了从食品添加剂投入市场前的审批程序、生产阶段所必须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到使用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国家还颁布了700多项强制性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产品要求、生产规范、标签标识、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一系列措施有力保障了国民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合法使用以及消费者的知情权,促进了食品添加剂及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卢庆国认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审批和使用是基于现代食品工业需求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是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食品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并且正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与之相对的,全球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数量约15000种,美国4000多种,我国有2300多种,虽然近几年我国新增批准数量有较大增长,但食品添加剂品种仍不够齐全,使用范围有限,整体发展水平与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不匹配,较大程度上制约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为此,卢庆国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是出台相关政策解决食品添加剂科技创新与食品工业配套发展的难题,优化现有审批程序和流程,简化国外已有添加剂品种的审批程序。鼓励天然、绿色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研究和审批,逐步实行公认安全使用物质的免审批制度,多措并举解决食品添加剂科技创新与食品工业配套发展的难题。
二是食品添加剂相关审批部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加强对申报、使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培训和指导,持续开展科学、客观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引导和科普,促进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助力食品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第二份建议,卢庆国强调:“目前,我国在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产品开发还存在一些不足:被纳入《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中药资源饲料添加剂和应用研究多集中于杜仲叶、淫羊藿、甘草、黄芪、紫苏籽、蒲公英等品种,资源需求高度集中,存在与人用药争夺资源的潜在风险。同时研究者较多关注药渣中残留的资源性成分组成和药理活性评价,在添加剂饲用功能方面研究还相对薄弱。另外,2008年至今新获批的植物提取物相关的饲料添加剂仅有8个品种,相较畜牧养殖业的替抗产品需求,以及庞大的药用植物非药用部位和中药提取后的药渣资源,我国在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产品开发上还有很大空间。”
那么,如何才能加快中药资源植物提取物开发饲料添加剂?卢庆国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以激励企业与科研机构拓宽中药资源饲料添加剂研究范围,强化对非药用部分与药渣在饲料中的功能性研究,提高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进而实现中药产业、农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协同共赢;二是提高饲料添加剂的审批效率,减少产品上市前的申报周期,加快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产品价值转换,以便更好地符合市场及行业的需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