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从“四个全面”战略视阈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作者:周顺忠 2022-05-28 21:35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从“四个全面”战略视阈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摘  要: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系统工程与战略支撑——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此指导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数字与法治双轮驱动,集约高效地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法治保证。

  主题词:数字法治政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数字与法治双轮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的基本路径和目标要求。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就是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其目标是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今年4月1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本文试从党中央 “四个全面”战略阐释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之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伟业夙愿的系统工程与战略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新表述。“要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个圆心,更好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战略抓手,更好兼顾生存与发展、物质与精神、效率与公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挑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形成新发展格局;全面依法治国重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整体化推进,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于着力锻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把我党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组织保证。能否在世界大变局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迫切需要胸怀全局、统筹谋划的战略思维。为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既要有高度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也要拥有强烈的政治勇气与政治智慧,系统性地破解难题,用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这一战略部署,体现了方向与路径、目标与举措、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统一。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正是落实举措。

  一、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与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党我国的战略任务与工作重点,更是检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了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和路径,也是行动指南和实践遵循。现代化首先是符合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潮流和时代进步大趋势的现代化,更是将前瞻性的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国家治理视域中来的现代化,至少得符合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和现代法治的规制要求,符合和契合现代行政法治的基本理论、核心价值、基本原则等准绳,没有法治保证的科技治理是难以想象的,也是远远脱离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内在特征的。因此,着力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美国独霸天下、充当世界警察的霸权思潮盛行,人为制造了北约东扩等军事态势并且引发了俄乌冲突,世界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及其生化武器战争不期而至,世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及相应的霸凌行径对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构成严峻挑战,与之相反的是第三世界渴求民主和平、自由进步的运动与斗争此起彼伏,当今国际局势复杂诡异,大国竞争相当激烈。我们现在的是艰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错综复杂的世界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全球秩序形成强大冲击,全球面临的安全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世界经济的发展呼唤新的动能,直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高科技推进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而引发的大国科技博弈及其地位领先之争日益激烈化、白热化。我国如何彰显活力,在人类前进的时代潮流中不落伍,这是时代挑战。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总体形势,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中国因素和世界因素统筹起来考虑;必须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统筹起来考虑;必须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统筹起来考虑;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趋利避害,迎难而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所处的社会情形与100年以前美国改革者所面临的情形极为相似。为此,我们亟需借鉴全球政府再造理论,顺应世界浪潮改进政府工作,吸收前瞻性的摒弃官僚制、建立新型政府及合作治理等做法,推进我国政府再造,而数字法治政府正是建设路径之一。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和企业家思维的公共部门,即创建“自我更新的体制”。借鉴国际社会“掌舵”与“划桨”理论,加大我国政府再造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剥离不该管的事务,减少行政审批,为完善市场经济健全规则、完善制度、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全面落实政府引导、监督、检查、规制等作用。

  中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规划与重大决策就是给中国政府瘦身,就是减少行政审批,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清廉政府、有限政府和透明政府,借助法治和科技的双重机制和力量规划政府治理变革的路线图和改革路径。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是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实施公共治理的过程和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数字法治政府就是政府的数字化、智慧化、法治化。因此,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当前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动能。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对于我国政府机关治理工作的一项巨大变革,亟需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网络强国强省强市强县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管理服务活动之中去,推动各级政府数字化、智能化、法治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

  二、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正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落地措施,也是具体的工作路径和重要的实践指南。它积极策应了数字化时代的需要,顺应了数字技术、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体化总趋势,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心渴望和民生诉求,契合了党中央注重倡导和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我国改革进程的变革精髓与原旨,也与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与努力目标并行不悖,且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的决议精神一脉相承、紧密交融,正可谓相得益彰、纲举目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进一步推动并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做出了深入部署与系统安排。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一切政府管理与行政服务等活动中来,以务实的举措切实推动新时代的人民政府建设按照数字化、智能化的总体方向去发展去运行,努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工作抓手和得力支撑。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无疑顺应了数字时代对政府治理方式提出来的新要求,彰显了科技创新推动政府治理的新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脉相传,目的在于努力形成新发展格局。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极大地提速了我国各级政府治道变革进程。一要加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质和科技信息化素质的培训和养成。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法治素质和法治水平,切实增强依法治理政府工作的履职能力和法治素养。要加强普法工作,对于政府工作人员设置门槛,逢进必考、逢升必考,加强基本法律知识的测试和考试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倒逼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法律原理,增强《宪法》、《民商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及其有关刑事、民事诉讼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各项党纪条规的普及和训练,做一个新时代明晰法理和党纪国法的明白人,不要在基本知识储备上出现盲点和误区,以至于在日常履职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笑话,贻误政务、贻笑大方。要加强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大数据原理的基本操作使用和日常监管,能够娴熟自如地运用到日常政府监管工作之中去。二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且严格考核管理。对具体岗位制定目标责任制度,严格监督、考核和管理,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做得优秀者要给予奖励,对于不达标或者严重失责的干部给予问责和惩罚。加大考核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完善等环节工作,细化实化到位;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与干部年度表彰、奖励晋升及其惩罚处罚、岗位调整等结合起来。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得在制度标准面前搞人为的变通和朝令夕改,让制度在执行这种产生效果,奖励先进、鞭打落后,努力促进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切实向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科技政府、廉洁政府等目标冲击。三要加强政府治理变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时代迫切需要改革政府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环节上加强打磨和推敲,不能出现工作之中的粗心大意和马马虎虎,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抓落实、抓严谨、抓细致、抓标准、抓考核、抓管理、抓成效,切实在不断提高人民满意度上抓出战果和绩效来反馈和汇报上级党组织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工作,为此我们需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在官民互动、共建共享之中完善改善政府治理工作,细化业务流程,推进政府流程再造,改善服务能力,提升便民利民的服务本领,增强在网络科技新时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方式改善政府治理的实战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质效,改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成效。四要加强各级政府科技平台的研发和集成使用。遵循分区域、分层级的立体化、协同性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建成本地区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村(社区)网上政务全覆盖,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务院及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公开查询;2023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本地区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公开查询。五是实行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明确政务数据提供、使用、管理等各相关方的权利和责任,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政务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统一认定使用,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处理和应用,善于运用大数据辅助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工作。六要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模式。对于加强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各方面监管平台数据的联通汇聚,积极推进智慧执法,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推行行政执法APP掌上执法。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解决人少事多的难题。加快建设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将执法基础数据、执法程序流转、执法信息公开等汇聚一体,建立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库。

  三、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中央部署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努力推进全社会形成注重法治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化整体化建设布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而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布局的重要环节,也是胜败关键。如果政府起不到表率带头作用,则法治社会无法推进,老百姓就会从政府的违法失信行为中感觉到法治实施工作的虚无和悲哀,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如斯则法治国家无从谈起。因此,法治政府建设是重中之重,而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工作顺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内在要求,更是积极落实和自觉践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部署的科技支撑和路径依赖。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党的领导下,牢固确立人民至上原则,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一切行为要置于法律的监督管制之下,政府首先不得拥有超越发来的特权,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遵纪守法、严格执法、规范用法,不可以不作为、滥作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加强对重大民生关切的事宜提前采取依法听证制度,倾听民众呼声和意见表达,汲取智慧和精华来改善数字法治政府的工作。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法治的基本原则,符合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底线。我们要自觉地以此要求来总体布局和设置改革方案和建设流程,切实规范政府公权力的运作及其日常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在法治精神照耀下,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彰显安全性与人权性的完美统一,讲法治的阳光普照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亟需处理好数据安全和人权保障的辩证关系,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考量,我们要从“滴滴打车”、平台霸占蔬菜经营权等事件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引起足够的警惕。我们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运转和社会整体进步及其赢得人民拥护支持,而绝不是肆意侵犯民众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这是我们设计制度的时候必须牢记的红线,一切数据的查询和使用要留痕水印备查,要建立应有的制约规则,符合正当程序法则和社会公益法则,符合民主化的价值理念追求和信息公开透明及其社会监督法则,公民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避免无政府主义下的社会碎片化现象,必须契合“通过设计的行政法”和“良好行政评估”等行政法治的原理要求,努力形成更高程度的“合法性原则”。始终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强化数字政府安全管理责任,力求避免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为强势资本力量及其不法分子利用,进而盘剥民众、违法犯罪。互联网平台发展对政府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平台所承担的义务,并予以规制,实现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协调发展。

  法治的基本理念就是公平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在有关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及其管理的日常考核标准制定上,必须彰显科学与适用的基本精髓。建立并完善数字法治政府考核评判标准,并且根据情况不断修改完善,使之尽可能符合科学原则,并且切实可以操作适用,能够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考核标准。贯彻法治保障、科技领航、服务人民、便捷高效、终身追责等原则,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绩效反馈和问题跟进及其整改工作,加强标准的统一使用与日程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核心的检验标准是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听民众呼声和关切,并不断改善工作。

  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我们要加强国家深化改革方案的配套协调工作。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中,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是紧密联系而又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党的建设与协同支持的改革必将困难重重,难免失败。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我们要深度汲取前苏联的惨痛悲剧。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顺应网络时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快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我国政府改革进程,着力建设阳光政府、诚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在诸多改革举措中,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力量源泉和逻辑前提、制度保证。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机制和管理体制,中国共产党是管总抓总的,起到统揽全局、协调八方的作用,是中国一切力量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在于努力锻造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呼声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可以想象,一旦离开了党的领导,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各环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在需要全国各级党委政府抓落实,真正在领导决策层面加以高度重视,各级党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是这项改革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将中央的部署落到实处,不可采取消极应付等错误做法,需要克服“坐、等、要”等错误思想,需要扑下身子抓落实,一鼓作气抓到底,直到抓出效果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止。贯彻落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党政机关亟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发力。在宏观战略层面明晰战略架构与战略思维,实施战略管理法则,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制度体系,明晰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目标,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中观层面亟需健全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和逐步开放机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等程序,建立快速、精准、高效的电子信息化办公流程和政务服务新模式,改善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履职能力,并加强权力监督,把权力关进“数据铁笼”;微观层面亟需完善大数据的支撑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据资源挖掘与保护并重,确保数据采集、存储、流动、交换等安全,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只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发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才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取得预期的胜利,完成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要求。

  五、结语与展望:党中央 “四个全面”战略必将引领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四个全面”战略是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引擎,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正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雄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娄山关战役关系红军生死存亡,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正是新的长征路上的娄山关。只有建设好数字法治政府,才能提高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举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旗,坚持党要管党,以党建引领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以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去校正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航向,体现公平正义、人权至上、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等治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以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指导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立足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要积极回应人民新要求新期待,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重在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努力改善政府治理质态,为人民服务。第一,重在彰显系统集成思想并作为方法论。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发挥数字化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能的重要支撑作用,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体系,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二,重在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数字与法治双轮驱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述了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重在构建以数字和法治双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政府干部应从数字和法治两方面培养和提升能力,既要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业务熟、技术精、素质高的年轻化、专业化干部队伍,能够驾驭数字法治政府的运营管理,又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第三,重在彰显公平正义的时代价值,厉行集约高效。法治建设必须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建设集约高效型的数字法治政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谋求政府治理效益和成本的最佳组合比,实现集约型增长。对政府“瘦身”和“强身”并重,去除与现代法治和数字时代不相符的职责,增强科技元素和法治元素,变管理为事后监管,变管理为服务;第四,重在彰显人才强国精神,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进法治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用高科技人才和法治人才,强化人才建设与培养。展开整风运动,整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沉疴痼疾,铲除慵懒散等恶习。

  总之,只要我们深化数字技术的合法化、规范化应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引领下的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必将乘风破浪、所向披靡,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法治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智能化、法治化。加快建设全国政务一体化平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建设科技引领、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提升法治政府的数字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加强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进智慧执法,运用信息化技术装备,以大数据赋能智慧监管、精准监管,改善政府治理,通过善政带动社会善治,实现政府和民众协同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公安部智库研究员教授、人大博士、中央编译局访问学者)


点赞()
上一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坚持这四个统一2022-05-27
下一条:“全面小康”从何而来?2022-05-29

相关稿件

从全球视阈审视和推进我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2022-05-26
贵州碧江消防以“四个交往”为抓手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2021-05-24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节选) 2021-08-03
株洲水务集团:“四个一”推动党建引领工程 2021-01-07
学院党建工作需要发挥党员四个维度的作用 2022-01-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