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一个电话就骗走20余万元 虚假征信类诈骗要当心

2023-02-10 11:04 来源:新华网 次阅读
 
一个电话就骗走20余万元 虚假征信类诈骗要当心

新华社福州2月9日电  题:一个电话就骗走20余万元 虚假征信类诈骗要当心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成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市民阮某某报警,他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来电,称要为其解决花呗信用问题。听信对方话术的阮某某按照电话里的引导,将22.8万元欠款转账到指定账户,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几个月以来,诈骗团伙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以帮助消除不良征信为名实施的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数量,一度出现激增。公安部门提醒,公众接到此类电话需提高警惕。


1129351557_16759336853891n.jpg


  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激增

  前不久,福建漳州市民林女士接到诈骗电话,对方以清偿京东白条欠款为由,将林女士引导到其他贷款平台借款,并将14万元借款转账至诈骗账户。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接警后及时止付,5分钟内将14万元拦截。

  “大量诈骗分子伪装成金融平台客服等身份,声称信用贷款账户存在违规额度,或称不注销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诱导受害者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诱骗受害者将资金转入诈骗账户。”福州市公安局民警饶露明说。

  福州、泉州、莆田等多地公安民警表示,去年七八月以来,以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校园贷等名义实施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量激增。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此类案件占电信诈骗类警情的比例,从去年8月的约8%增长到去年11月的约20%。

  莆田市公安局民警谢风建介绍,虚假征信诈骗案件的典型“剧本”是:利用固定电话冒充金融平台客服来电,告知受害人不抓紧时间还款或注销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吸引受害人下载App并在借贷平台贷款,诱导受害人取出贷款并转到诈骗账户。

  “虚假征信诈骗就是诈骗团伙重新整合话术、上下游黑灰产、洗钱通道等作案环节,利用人们重视征信的心理特点而设计的新圈套。”多地公安民警说。

  基层办案民警表示,虚假征信诈骗并非新出现的诈骗手法,较早出现在涉校园贷诈骗案件中,利用大学生防范意识低、社会经验少的弱点实施诈骗,在打击力度加大后发案量明显下降。但随着市面上提供贷款服务的App增多,诈骗分子开始冒充支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客服人员,作案对象也扩大到更多群体。

  诈骗手段不断升级

  去年11月,福州某中学教师陈某接到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称如果不解绑京东白条会影响征信,并发来一个网络链接。陈某点开链接后进入自称是银联客服的对话框,按照对方引导从指定的贷款平台借出26万元钱款,再汇入诈骗团伙指定的银行账户。

  陈某说,由于自己确实是京东白条用户,所以接到电话后就相信了对方。因为很看重个人征信,很快就被带入陷阱,钱款转账出去后意识到被骗了。

  利用“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作案,是虚假征信诈骗的另一特点。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民警苏景泉说,此前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一般通过虚拟手机号、“95”号段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等外拨电话。相较这些传统方式,很多受害者看到是固话来电,就对对方的金融客服身份信以为真,欺骗性、隐蔽性大大增强,近期已侦破多起此类案件。

  警方在一起案件中查明,有通信运营商的内部装线工使用他人信息代开宽带,并获得对应的固话号码。开通后,境外诈骗团伙人员指挥境内人员购买光猫、网关等通信设备,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操控软件,以固定电话号码外呼受害人,一个电话号码一天拨打量超过1000次。

  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日趋科技化、精准化,受害人一旦上钩极易“入坑”。多起案件中,诈骗分子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在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江苏的吴先生接到自称某平台工作人员电话,按要求下载了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并在对方远程指导下完成借款、转账等程序,被骗11万余元。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增强防骗意识

  据了解,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加大,今年1月,此类案件发案量已开始大幅下降。

  受访公安民警表示,虚假征信诈骗案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诈骗团伙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更为精准,实施诈骗的目的性更强。多名民警表示,这反映购物订单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较大,既有可能出现在快递物流环节,也有可能是从互联网电商平台流出。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系统安全防护滞后等原因,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等储存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和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信息通过境外网站等平台进行非法交易,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在侦办诈骗犯罪的同时,要加大对上游个人信息泄露的溯源,坚持“一案双查”、全链条打击;同时,要进一步压实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切实扎紧个人信息保护的“篱笆墙”。  

  谢风建等民警提示,公民需进一步增强反诈防骗意识,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为“某某金融客服”时,不可轻信对方,可以自行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在与客服交流期间,拒绝加好友、下软件、开视频,只要对方提到转账、保证金、手续费、安全账户等与资金有关词汇,直接挂掉电话。


点赞()
上一条:治理直播售假,切实强化监管2022-12-28
下一条:六部门首次发布操作指南保障女职工权益2023-03-08

相关稿件

北京奥信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韩晓东: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特色 2021-06-20
奇安信2022年业绩预告:净利润5000万元到6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3-01-30
iPhone 15顶配超2万元 苹果手机向上还是向下 2023-02-07
七个匠人 一个商人 2021-11-19
300万元善款支持抗疫!2022年郑州慈善冬季救助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2022-11-2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