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观察
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资料照片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按照要求,三年行动主体任务要在6月底前完成,年底前实现全面收官。目前改革进展成效如何,下一步要怎样打赢打好收官战?
现代企业制度向深向实
重点新业务开拓必上会、新设基金必上会、重大投资项目必上会、重要改革部署必上会,未履行规定程序的议案不上会、存在较大分歧意见的议题不上会、研究论证不充分的重要项目不上会、不涉及方向和重大调整的已决事项不再上会……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央企,中国国新探索打造“四个上会,四个不上会”特色模式,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党委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决策效率。
从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到1.29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2.63万户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
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水平的治理效能,还需要在监管体制上下功夫。
今年6月21日,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被业内认为是国企监管方式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型的重要节点。
2014年以来,共有3批19家企业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从数据来看,试点企业的经营业绩超出中央企业平均水平,但部分试点企业在功能定位、布局结构调整、资本投资运营、管控模式优化等方面还需完善提高。
如何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效率,是接下来国企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必须进一步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深处做、向实处做。”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表示,要指导各级子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差异化制定完善前置清单内容,避免机械套用,造成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同时,做实董事会职权,推动董事会高效运转。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建议,总结前期董事会授权放权改革经验,进一步扩大授权放权改革覆盖范围,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同时,加快构建基于分类监管、管资本的监管新模式。
主业实业进一步突出
阳光刚刚穿破云层,新疆的一个边陲小镇里,一万四千五百株“向日葵”便开始忙碌起来,这是由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近年来,这家央企持续提升转型发展能力,成立“30·60”、新型储能等研发平台,组建氢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专业化公司,全力加快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储能等新兴业务,并且通过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股份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A股市场首单重组吸并交易。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对我国的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聚焦主业实业、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强、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重要抓手,战略重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一批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优势企业相继涌现。例如,“两化”重组新设中国中化,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双突破万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新基建为例,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子企业在这一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
有进有退,轻装上阵。2016年5月到2021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的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5级以内。目前新一轮压减工作已经启动,推动中央企业再瘦身再优化,力争将集团公司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大多数企业法人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
市场化机制不断健全
活力不足是一些国企“老大难”问题,也是三年行动靶向攻坚的重点之一。国资国企系统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按下“加速键”,其中三项制度改革成了“牛鼻子”,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推广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市场化用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化学工程127户子企业546名经理层成员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其中26户企业聘任117名职业经理人。同时,构建由工资效益联动、效率对标调节和工资水平调控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随着集团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过去五年实现了翻番。
“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使企业经理层成员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摆脱了国企干部的传统认知,激发和保护了企业家精神,既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和抓手,同时也将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国企改革专家祝波善如是评价。
备受关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积极稳妥推进,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中粮集团便是典型代表,其17家专业化公司已有14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优质资产证券化,目前集团二级企业中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农粮业务3家均为控股企业,食品业务4家中有1家控股企业、2家实际控制企业和1家参股企业。
“多元化的持股形式,既保障了集团对主责主业的坚守,又体现了国有资本在不同产业间配置的灵活性,更有利于集团在推动资本进退流转中实现产业组合的优化升级。”中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刘兴国建议,下一步继续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丰富激励工具,完善激励方案,扩大企业参与面。同时,持续深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以混促改,借助非公资本的引入,加快公司治理规范、管理提升与活力激发,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记者 王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