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钢铁、有色、建材冲刺碳达峰会不会触发涨价周期?

作者:李正 贾丽 郭冀川 2021-03-23 14:39 来源:证券日报 次阅读
 
钢铁、有色、建材冲刺碳达峰会不会触发涨价周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主持召开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研讨会,提出研究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碳达峰方案,结合传统高能耗行业实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制造业都被视为传统高能耗行业,随着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绿色环保产业链的建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势必倒逼企业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转型。

那么,在转型过程中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将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行业是否会进入一轮新的涨价周期?市场集中度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相关板块的投资价值将如何体现?带着种种疑问,《证券日报》记者对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

年内普钢价格指数 

已上涨7.59% 

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生产1吨钢会排放1.8吨二氧化碳。我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15%。

“在一系列政策驱动下,钢铁行业亟需实施低碳转型。从生产端来看,需要我国钢铁行业从优化原燃料结构、突破关键性低碳技术、强化节能及能效提升等三大方面进行切实推进,从而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最终打造出循环经济产业链。”道智投资执行董事康道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主要是高炉—转炉的长流程生产工艺,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行业的60%以上。根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工信部将明确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今年以来,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消息刺激,国内钢材价格普遍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我国普钢相对价格指数上涨了12.6个百分点,涨幅约7.59%。

对此,睿沣资产总经理赵钦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背景下,2020年12月份以来,工信部多次发声要求2021年钢铁产量同比下降,这是行业供给收缩的重大信号。

“此次政策可类比于钢铁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蒙古、江苏、上海、湖南、河北等省(区、市)相继出台相关涉及钢铁的碳达峰政策。当前政策若严格执行将会影响到钢铁行业现有的供需格局,另外钢材成材的降库拐点已经到来,而在供应端增量受限、需求端回升空间较大的情况下,预计后期降库速度将加快,钢材现货价格或继续震荡上行。”赵钦峰说。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落实以及钢材价格的震荡向上,A股钢铁板块也迎来了不小的上涨,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截至3月22日,A股钢铁指数(801007.EI)涨幅为24.17%,远远超过了同期大盘指数。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叶远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给端来看,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工作推进,给钢铁行业的环保治理带来了更加严酷考验,部分地区的钢铁产量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供给端收缩情况日益加剧。未来,随着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对供给端的压制力度势必有增无减。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相对看好钢铁板块,供需端矛盾推动了钢企盈利能力上升。另外,钢铁股的高分红和低估值使得钢铁股具有较高的防御价值。

赵钦峰表示,钢铁板块的大涨可归结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的限产、减产。钢材受益于顺周期需求,相关企业盈利预期向好,再加上估值较低,短期利好钢铁股的估值提升。

展望后市,赵钦峰认为,短期压降粗钢产量,将给普钢板块带来阶段性供需错配的预期,而提高全废钢短流程工艺占比,也将带来相关配套耗材企业投资机会。长期来看,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利好钢铁行业龙头企业。

有色金属低碳转型成本上涨 

将传导至下游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168万吨,有色金属行业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其中,铝冶炼行业排放占比77%左右,铜铅锌等其他有色金属冶炼业约占9%,铜铝压延加工业约占10%。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力争率先碳达峰的原材料工业之一,“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总体实现碳达峰作出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给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将推动行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加强技术创新;以铝代钢的轻量化节能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对应用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在推进碳达峰的同时,也将快速地压减碳峰值水平,为碳中和作出贡献。

上海钢联有色金属分析师孙克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色金属产业要发展低碳经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首先要从供给侧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工艺水平,减少供应环节;其次要从需求侧加大产成品风险控制,减少物流能耗;最后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延伸,缩减交易环节,把供应端库存逐渐转移到金属加工材上。

为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无论从供给侧、需求侧还是中间物流环节提升生产工艺,都会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成本,尤其是随着国内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上升,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加,都带来有色金属的涨价预期。

对此,孙克文认为,有色金属产业链之间价格关联度较高,上游生产成本加大,其加工材和终端产成品价格也将受到影响。涨价预期下国内有色金属产业大概率会出现全球再转移现象。微观看,会增加企业转移成本;宏观看,有可能再一次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全球经济增长。

孙克文说:“对于有色金属的上游原料企业来说,产业低碳升级造成的涨价因素是利大于弊的。对于中间冶炼行业来讲利弊皆有,弊端是提高了原料成本,加大了企业周转资金,而利端是其产成品价格也将跟涨,在其风控和加工费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其利润也是增加的。对于终端来讲,价格上涨是弊大于利的,原料成本上升,而消费端价格跟涨滞后,利润预计会大幅缩减甚至亏损。”

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色金属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大概率会提升成本,同时会减少供给,如果叠加通胀周期,会对下游产业造成利润挤压,下游面临终端需求不足的困境。应对这种局面,就需要压缩基建、房地产固投等减少需求,这样虽然可以对冲影响,但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动力。

建材环保材料 

高成本问题待解 

天津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显示,我国建材工业每年消耗原材料50亿吨,消耗煤炭2.3亿吨,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5.8%,废气排放量1.096亿立方米。水泥、石灰与传统墙体材料等排放一氧化碳约为6.6亿吨,占全国工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

“目前绿色建材行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初期阶段,需要相关政策进一步扶持,并统一标准。绿色建材和环保材料还面临成本高、终端价格高等情况,很多材料无法大规模普及。”尚品宅配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各地加速落后产能淘汰,高能耗建材产业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高能耗建材产业中率先走上产业转型或产业升级之路的企业,有望较早地摆脱成本上涨的泥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替代绿色原材料,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这是值得的。建议建材的各个细分行业都梳理自己的含碳量,加速向绿色环保深度转型,采取减碳行动,推广低碳排放先进适用技术。

随着企业转型及产业升级,绿色建材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开启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有很大发展潜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光伏+锂电池储能’、‘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应用方式的快速发展,不再是以往单一的能源供应时代。涵盖家电、家居、建材在内的制造业迎来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潜力。”

点赞()
上一条:猪肉价格累计下行近2成 养殖企业压力增加2021-03-22
下一条: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中国延长一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2021-03-24

相关稿件

前三季度业绩预喜 有色钢铁半导体等行业表现突出 2021-10-15
工信部公开征集179项碳达峰标准意见 2021-09-16
下半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有望稳中加固 2021-08-04
钢铁行业谋划碳达峰路线图 2021-08-11
央地全面发力 重点行业减碳路径渐明 2021-08-1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