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国这十年|“不能错过”的机遇:外资企业见证中国金融开放非凡十年

2022-07-22 16:15 来源:新华网 次阅读
 
外资企业见证中国金融开放非凡十年

1128853693_16584595931641n.jpg  

2020年8月24日拍摄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不能错过”的机遇:外资企业见证中国金融开放非凡十年

  新华社记者

  在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哪里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机遇?对于在华外籍金融从业者方中睿来说,答案显而易见:“体量大、潜力足、前景好,中国金融开放带来的机遇,绝对不能错过!”

  瑞士人方中睿本名塞缪尔·菲舍,现在是德意志银行中国在岸债务资本市场主管。从1999年首次来华读书算起,他前前后后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近20年,亲眼见证了中国金融开放的非凡历程。

  正如他的观察,十年间,中国金融开放迈上新台阶。

  中国基本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彻底取消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推进跨境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一系列举措的颁布实施,落地落实了扩大金融开放的承诺。


1128853693_16584595931651n.jpg

2020年10月19日在北京金融街核心区拍摄的“古币·金融”雕塑。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改革开放是金融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成果显著,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从银行业、保险业到资本市场,中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金融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说。

  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积极、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


1128853693_16584595931621n.jpg

2020年10月26日从上海白玉兰广场顶楼远眺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比重不断提升,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2021年末,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证券21554亿美元,较2012年末增长3倍。

  极具代表性的是一大批“首家”的诞生。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这是中国金融大门越开越宽的时代印记。

  “近年来,中国金融开放步伐之快,超乎预期。”方中睿感叹道,对德意志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来说,可谓“一年一个新牌照,一年一个里程碑”。“德意志银行是中国金融开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我们和中国金融市场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他说。

  为何中国金融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钟爱?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个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劲、持续的发展动力。

  不断崛起的中国企业带来众多首次公开发行、并购、增发等投行业务。庞大的实体经济规模造就了广阔的信贷融资与风险管理市场。高储蓄率、持续增长的居民财富以及潜力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为不同领域、规模、发展阶段的金融机构创造丰富商机。

  东方汇理银行(中国)行长魏可思特别关注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东方汇理银行拥有不少绿色融资产品,将会继续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受益。”他说。

  法国人魏可思30多年前来到北京工作,当时东方汇理银行在北京仅仅设立了一家代表处。伴随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东方汇理银行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并在众多外资银行中首批获得人民币业务许可。“中国市场是我们重要的增长引擎,并且重要性还在与日俱增。”他说。


1128853693_16584595931611n.jpg

2016年12月5日,这是深港通开通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拍摄的股市行情。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对于外资机构来说,中国金融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仍将继续。

  “面向未来,中国金融系统将会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业长治久安为目标,矢志不渝地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陈雨露表示,要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开放,实现系统性、制度性开放。

  作为中国坚定扩大金融开放的最新例证,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将于数月后启动,届时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该机制购买中国市场的金融衍生品,满足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投资者正以真金白银加码中国市场。增持人民币资产、投资增设机构、广纳中国人才,包括瑞信、高盛、花旗、摩根大通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以期在激烈竞争中巩固市场。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各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未来,那些能够支持跨国企业在华展业和帮助中资公司“出海”拓展的金融机构都将获得大量商机。

  当下,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面临通胀高企、供应链“梗阻”、能源和粮食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平稳发展、金融扩大开放、市场充满活力,中国成为当前国际环境下难得的确定性因素。

  “当前全球金融波动加大,而中国金融市场保持活力与稳定。”方中睿说,“中国已经在金融开放和全球市场融入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预计未来这一强劲势头将继续保持。”

  “今年是德意志银行来华150周年,我们坚信中国金融市场将会保持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并为我们带来广阔机遇。”方中睿说。(记者方栋、郑静霞、高剑飞、刘英伦、陈雍容)

点赞()
上一条:世界品牌深耕中国市场 乐高在拉萨开店2022-07-22
下一条:稳定性成跨国公司供应链重要考量2022-07-26

相关稿件

外资企业继续看好中国营商环境 2022-07-14
冰雪见证 冬奥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 2022-01-18
我国金融开放的利与弊 2021-11-06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信心日益增加 2021-03-12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2021-07-0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