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8.3%;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47.5亿吨,比2020年同期增长24.6%……记者从7月29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我国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客运量延续恢复态势,客运结构进一步加速优化,交通运输经济正在加快回到疫情前的运行态势,主要指标运行趋于平稳、稳中加固、稳中向好,“脉动”强劲有力,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等宏观经济指标走势基本吻合。
从交通投资增速来看,上半年8.3%的增速已经逐步回归到疫情前常态。其中,公路水路完成投资1.2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13.3%,比2019年同期增长22.2%。交通投资稳定增长,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共同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对于稳就业也有着积极作用。
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社会普遍关心的货运量表现十分亮眼,增长稳定性持续性较强。上半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47.5亿吨,比2020年同期增长24.6%,比2019年同期增长14.9%。“货运量的增长速度与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等宏观经济指标走势基本吻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多个经济数据互相印证,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客运也在逐步恢复,结构加速优化。营业性客运量降幅进一步收窄。上半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44.0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11.1%,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9.8%。上半年,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为265.2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56.5%,比2019年同期下降19.4%。
上半年,交通领域还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国际集装箱班轮市场非常火爆,一舱难求、一箱难求、运价持续上升。这与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态势良好有关,展现出我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孙文剑介绍,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7.1%和22.8%;其中出口9.85万亿元,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8.1%和23.8%。
“进出口快速增长,必然要求港口集装箱相关的货运能力与之相匹配。”孙文剑说,我国外贸形势的持续向好,推动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4月以来,受苏伊士运河堵航、部分国家疫情暴发等事件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航线运力持续紧张,运力供需严重失衡,使得运价上涨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目前,周边多数国家主要航线运价已高于中国。
交通运输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国际班轮公司加大中国大陆出口航线的运力和集装箱供给力度,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同时,鼓励班轮公司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杂货船、特种船等运输集装箱,增加运力供给。
在各方的努力下,上半年北美航线运力达到688万标箱,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55%和26%;欧洲航线运力达到了430万标箱,比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0%和7%。
上半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4亿吨,比2020年同期增长13.2%,比2019年同期增长13.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亿标箱,比2020年同期增长15.0%,比2019年同期增长8.8%。
不过,当前交通经济运行也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方面,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也出现零星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压力比较大。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推广电子化、自动化措施,效果良好。
另一方面,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阶段,防洪防汛防台风形势十分严峻。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交通运输防汛防台风和应急救灾工作,确保各地交通在汛期保持平稳,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 慧)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