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要着力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教育优先发展,二是科技自立自强,三是人才引领驱动。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那么,我们如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支撑中国技术体系、产业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新型举国体制是关键。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把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充分运用于举国体制之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在资源配置上,我们可以大胆地打破现有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模式,去揭榜挂帅,去支持创新理念,为实验和创新创造科研条件。
第二,在产品协同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此体系下,企业坚持市场方向,不断提升协同力。
第三,引入现代产权制度,在知识产权体系之下,对于相关知识产权主体、职务发明专利权主体,该明确产权人就明确产权人,该按照等同于产权人的物质奖励就按照等同于产权人的物质奖励,真正把激励机制落实下去,从而更好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有效克服和调整举国体制的短板和问题。
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深化,必须聚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持续升级,必须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谋篇布局,必须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统筹发力。
同时,共同富裕发展的立足点是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在提高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激励和条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入开展收入分配改革,以共同富裕为长远目标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三、市场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与民营的关系,并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放大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优势和红利。
第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第二,处理好国有与民营的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四、融合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科学谋划,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出一系列大手笔大方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以“江河战略”为牵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绘制出一幅联动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中国经济新版图。
同时,我们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开放,正确处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等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以推动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贯通内外循环;二是以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为重点建设贸易强国;三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域全方位对外开放;四是实施“自贸港+自贸试验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战略;五是以“人民币国际化+高质量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以上五个方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支撑,是我们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选择。
六、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第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
第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第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根据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昭彦《以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体系和实践路径》摘编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