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贵阳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91.69亿元,同比增长17.5%,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规模工业产值中占比达84.1%,为全省最高;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保持了36个月的两位数增长,其中6月单月实现历史新高,完成4.96亿元,同比增长34.7%;龙头企业高歌猛进,航发精铸、振华新材料、中晟泰科等6家市级重点企业6月份单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56.3%,其中,中晟泰科、林泉电机、达沃斯、时代沃顿均实现单月产值历史新高……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聚焦新型工业化,以“一品一业、百业富贵”为发展愿景,紧扣“强省会”五年行动目标,紧盯大数据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潜力产业三个主导产业方向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推动贵阳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里,有一个企业利用20年的时间,成长为全球知名卷式膜分离制造商。
这个企业就是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时代沃顿是一家外贸企业,主要从事反渗透和纳滤膜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业务,凭借膜片制造核心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时代沃顿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2021年上半年,时代沃顿实现产值超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6月单月产值达7577万元,创历史新高。
“之所以能创历史新高,是因为我们不断提升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形成了强大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勇说,1999年,水处理技术在国内还处于空白,时代沃顿便是看准了这个先机,到美国考察学习,并引进反渗透膜全流程生产线和工艺技术,经过不断试验和创新,时代沃顿在国内有了最初的雏形。
“通过不断创新,我们的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方勇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技术优势的抗氧化膜与抗污染膜,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很好应用,更是攻克了长期以来反渗透膜的应用难题,使得产品在药物提纯、无菌饮用水等食品及卫生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2017年至2020年,时代沃顿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4000万元。截至2020年底,已获授权专利113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国家重点产品2项。“近三年来,时代沃顿还承担了《再生水安全供水系统与关键技术》《耐酸特种分离复合纳滤膜研究与示范》等多项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方勇说。如今,时代沃顿已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干式膜元件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已规模生产18个系列100多个规格的膜产品型号,拥有年产3000万平方米复合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反渗透膜片制造厂家中,国内产能占比超过30%,国内品牌产能占比超过45%。反渗透膜产品市场占比国内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五,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切实推进了膜产品的进口替代。
除了提升创新生产技术,时代沃顿还不断改良工艺,在国内组建了实验室。2006年,时代沃顿自主设计的生产线2.0诞生;2013年,3.0的生产线投入使用;现在,时代沃顿生产线4.0即将投入使用。
人才支撑
打造发展“新引擎”
机器轰鸣、机械臂舞动、人机精准配合,生产车间里,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最近的订单量很多,公司三季度的订单相比上个季度又有所增加。”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科研生产部部长田胤蓬说,今年7月,林泉电机实现了单月产量新高,上半年产量同比增加了129%,产值同比增加了59%。
林泉电机是一家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老三线航天企业,自2014年搬迁至贵阳高新区以来,紧跟贵阳高新区质量提升各项举措,获得首届贵阳高新质量奖组织奖等20余个奖项,并在去年得到省、市、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的认可,获得“贵阳国家高新区质量提升达标企业”。
“抓质量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专注于技术的突破创新和人才的引进发展,这也是林泉电机能够实现单月产量新高的原因。”田胤蓬说,自去年研发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项目和建立了“精密微特电机检测中心电机检测室星级现场”以来,林泉电机的产品供应链能力得到加强,电机、电源等产品的新订单量大幅增加;此外,林泉电机积极探索生产管理设备的智能化,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研发管理软件,实现了规模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多举并措下,单月产量新高得以实现。
“公司今年增补了50余名高层次技术人才,其中硕士学历人才占了90%。人才队伍的扩充让合同履约率得到显著提高,不仅产品测试自动化程度得到较大提升,测试效率及测试质量也提升明显,保障了公司下一步依托大数据、自动化、智能化提升产品质量、精密度的工作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创新突破提供了人才支持。”田胤蓬说,人才是林泉电机向具有显著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高科技企业发展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今后将更注重人才的培养。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紧跟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攻坚克难,助公司高质量发展,完成自我突破,在中国的宇航、探月、登月事业上提供高质量设备和高新技术的支持。”田胤蓬说。
暖心服务
为企业保驾护航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努力,不仅增强了企业获得感,也提升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在贵阳高新区2021年政金企座谈会上,园区企业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贵州银行、中信银行达成融资合作意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园区企业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共1.08亿元融资意向支持。
园区企业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有4000多名员工,上下班高峰期出行人数较多,但黎阳大道与科才路交会处、黎阳大道与科创路交会处、高纳路与白金大道交会处的车行道标志线设置不合理,高峰期堵车现象较为严重。贵阳高新区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增划了直行车道、左转车道标志线,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贵阳高新区以精细化服务管理为目标,制定了《贵阳国家高新区工管委领导联系服务“双重服务”优化升级行动方案》,积极创新服务举措,在“软”措施方面下足功夫,成立了4个“双重”(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工作组和13个“双重”工作服务专班,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下沉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主动上门开展指导服务,做好重点项目帮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梳理办实事项目166个,办结实事项目120个。
同时,贵阳高新区强化政策扶持,收集整理省、市“强省会”五年行动、新型工业化、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汇编成册发给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让企业从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确保惠企政策全覆盖。据统计,帮助了39家规模工业企业、4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共1089人申报获批2021年外省员工新春留岗奖励108.9万元。
“不仅如此,我们还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召开‘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银企座谈会,对区内企业开展一对一交流辅导。”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贵阳高新区还结合区内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协调建设银行向企业推出科技贷等授信产品。
此外,贵阳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推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先后培育了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林泉电机精密微特电机两栖空间、雅光电子汽车高效智能整流模组自动化生产线等24个“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典型试点示范项目,其中,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13个项目纳入全省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性项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易颖 实习记者 张翼翔)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