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取决于两种战略能力:创新与效率。创新意味着企业能够不断推出与众不同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获得差异化优势;效率意味着即使生产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在现实中,由于产业特征和企业竞争战略的不同,有些企业更强调创新,有些企业更强调效率。但毫无疑问,企业拥有的创新和效率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著名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指出,价值链上的各种经营活动是企业竞争的基本单位,企业在创新或效率上的优势正是通过数以百计的创造、生产、运输、销售等经营活动体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员工高创新或高效率的工作行为是企业获得创新或效率优势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员工产生高创新或高效率的工作行为,如企业设计各种各样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为了有效引导员工的行为。而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员工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化被世界所公认和敬仰,且对全人类文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优越性的同时,我们从管理角度看,中国文化缺乏提倡创新和效率的元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文化竞争的重要性开始得到重视,也是一个国家终极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文化的竞争力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这对如何更好地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中国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企业创新能力
谈到国家文化会很自然地想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比东方文化更加强调创新,东方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思想本质上强调守旧而不是鼓励创新。如儒家强调“克己复礼”,通俗理解就是要遵从老祖宗说过做过的事,老祖宗没有说过做过的事后人要谨慎,否则有可能落入“离经叛道”谴责之中。从中国历史上看,但凡有变革创新,都要先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革的理论支撑。如为推动“百日维新”,康有为特地写了《孔子改制考》一文。在教育中,家长们也不断告诉自己的孩子,好学生就是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提倡的事就要积极做,老师说不能做的事就坚决不要做。因此,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尽管有着诸多优点,但从对民众创新能力培育这点来说,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文化,尽管这种文化有缺点,但它特别鼓励创新和强调个性发展。西方人喜欢按自己的想法不断尝试和冒险,很少会因为“先贤圣人”的话而限制个体的独立思考,更不会在做一件事情时先去考证老祖宗说过的话。因此,西方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非常丰富,求变求新的观念深入人心。从企业管理角度看,西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意识和行为上都体现了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西方社会和企业也为个体提供更为宽松的创新环境。因此整体而言,西方人比东方人更有创新意识,西方企业比东方企业更有创新能力。比如说美国企业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崇尚进取与发展,体现了美国文化的核心特征,这也是美国企业乃至美国国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日本、韩国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尽管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比中国企业更有创新能力,但与美国企业相比,日、韩企业优势在于效率而不在于创新。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企业曾依靠效率打败美国企业,但在强调创新的新经济时代,美国企业重新获得了竞争优势。
大陆、岛国文化的差异与企业效率能力
西方学者谈论东西方文化差异时,一般把中国、日本和韩国共同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国家。而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中国企业与日本、韩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同样非常显著,甚至超过了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认为,除考虑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的差异。大陆国家一般都是地大物博,历史上都曾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或“地球中心”。地理上的优势使得大陆国家的文化里缺少岛国文化“精打细算”的效率精神,并强烈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无论是地处东方的中国,地处西方的美国、加拿大,还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相对都缺乏效率意识。相反,岛国典型特征就是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如不追求效率,地理环境和资源约束将使岛国无法立足于世界,这种劣势使得岛国的民众普遍充满危机意识和效率意识。韩国和日本是典型岛国代表,韩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从小深受效率文化影响,他们时刻把效率作为行为准则。在企业管理中,他们特别注重管理流程甚至管理细节的完善,追求持续不断的改善,杜绝任何可能的浪费。在一些大陆国家民众看来,他们有时甚至到了非常“苛刻”的地步。而正是这种文化引导下的高效率行为,使得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综上,西方文化强调创新,岛国文化强调效率。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结合,走的是以创新为主道路。日、韩是典型东方岛国,尽管东方文化不利于创新,但岛国文化让他们成功走上了效率制胜道路。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结合,中国文化在创新和效率这两个方面并不具竞争力。
加强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
目前,中国企业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全球竞争,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效率能力已迫在眉睫,如何引导中国企业建立一种强势的创新或效率导向的组织文化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强化员工创新和效率意识为核心,让员工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创新和效率对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重要性,且要时刻把创新和效率作为行为准则。强势组织文化建设可成功改造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甚至有助于反向影响国家文化,推动国民性改造。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发起者,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和品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因,企业领导人对创新或效率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长抓不懈。从海尔、美的、华为等成功的中国企业看,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的发育、塑造和形成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角色。因此,中国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认识到创新和效率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文化在促进企业创新和效率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到身体力行。企业要加强制度建设去保障创新和效率文化的形成,企业价值观的落实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持,反之,任何管理制度都是特定价值观和理念的体现。一开始,制度对员工而言是一种外在约束,但当制度内涵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员工自觉习惯和行为模式。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制度传导并强化提倡创新和效率的价值观,影响员工行为。如企业对员工创新和效率行为给予适当奖励,员工该行为会因得到强化而不断再现,逐渐稳定下来并最终形成习惯,从而建立强调创新和效率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员工培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更要强调企业文化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企业对创新和效率的重视、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所期望的行为、需要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提倡的创新和效率的要求等。通过各种培训,公司将创新和效率的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员工,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行为。总之,对企业而言,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竞争要素,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中国企业应建立一种强调创新和效率的企业文化。
文/苏中兴(作者系人大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6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