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市场恐惧的不是任正非喊“狼来了”,而是如果有一天连任正非也觉得“狼永远都不会来了”。
任正非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
读他在8月底刷屏的内部演讲,“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寒气逼人,看似自然像“悲观主义者”,但如果对他和华为足够了解,就会明白他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或者说,卓越的企业家都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对企业家而言,最大乐观正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活下去”,都能“活下去”。
如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所说:这次对华为公司内部的讲话,是在三年多时间里连续经历美国四轮极端严苛制裁的背景下,加上外部环境的俄乌冲突和疫情管控的影响,公司经营的困难风险,智能汽车业务还处于投资期巨额亏损,终端(消费者)业务面临极端困难的背景下的讲话,提醒各级主管减少盲目投资与扩张,重视利润与现金流,改善经营质量,让企业活下来的内部讲话。
任何一家公司的创始人,面临华为所处的局面,如果仍要在内部鼓吹形势一片大好,正当高歌猛进,那就不止是盲目乐观,而是如盲人骑瞎马,走到悬崖边而不知。
2021年12月11日,在学而思告别会上,创始人张邦鑫曾引用了弘一法师的名言:“人生最不幸处,是偶有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如果将运气“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看起来是乐观,等到“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就不是悲观,而是悲剧了。
能历经周期而生存下来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常怀战战兢兢之心,永远居安思危,永远拒绝惰怠,在春夏中预料到秋冬总会来,才会熬过秋冬迎来春夏。
已经退休的海尔前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曾在不同场合谈到,“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自以为非,不断自我否定”就是海尔的文化。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说过,“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定的“时限”是一个月,他数次谈到,“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2006年百度上市一周年,他谈到“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有“十八个月原则”: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不管是“每天”“一个月”“六个月”“十八个月”还是“每年”,都只是一个概数,用来形容紧迫感。
任正非则更进一步,几乎从创业第一天就将危机挂在嘴边,不夸张地说,他的每篇内部发言都令人感觉华为马上就要倒闭了。
2000年,华为营收位列中国电子行业百强第十,利润成为行业第一。任正非写下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看一下几句原文,是不是有熟悉的味道: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
“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2014年5月,任正非在拉美及大T系统部、运营商BG工作会议上一份讲话流出,他谈到,“华为的财务曾算过账,华为公司的现金够吃三个月,那第91天时,华为公司如何来度过危机呢?”
他由此认为,“各基础单位一定要有效益,否则公司就没有存活下去的基本条件。在这个时期,华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干部的末位淘汰制,大家要比增长效益。未来的改革一定要把销售收入、优质交付所产生的贡献作为基本薪酬包和奖金。”
关于华为的经典书籍,是其资深顾问田涛所著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个书名,据说也是经由任正非最后确定的。
类似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活在危机感之中,简直是任正非的精神特质,他反复强调将危险消灭于“风起青萍之末”的重要性。读完他的讲话,难免会对这位中国企业家中的标志性人物心生同情:活的好累啊。
虽然几乎所有企业家、创业者都会把“危机”挂在嘴边,但极少有人像任正非这样感性上深入骨髓,理性上一以贯之。那么问题来了,天天喊“狼来了”,为什么华为内部没有因此而倦怠?
因为任从来没有将“狼来了”视为一种对外展示高瞻远瞩,对内时常敲敲边鼓的话术,而是与华为的战略战术高度统一,是华为对抗“熵增”,创造“负熵增”的催化剂。华为有一套严密运转的“狼来了机制”,每一次喊“狼来了”背后,必然跟着可拆解的行为动作,以及组织架构或产品策略的具体调整,来“防狼”或“打狼”。
1990年的员工持股计划;1996年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1998年拜师IBM,启动管理变革;2004年成立芯片子公司海思;2011年启动轮值CEO制;2020年成立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业务集团;2021年启动军团化改革……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自我折腾”,背后都是这一套“狼来了机制”在推动。
你或许会说这一次不一样,但没有哪次是一样的。生是乐观的,死是悲观的,可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其中就隐藏着乐观与悲观的辩证法。
令市场恐惧的不是任正非喊“狼来了”,而是如果有一天连任正非也觉得“狼永远都不会来了”。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何伊凡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