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围绕“四个中心”建设不断发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以金融、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高精尖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什么是“高精尖产业”?《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登记指导目录(2018版)》表明,高精尖产业分十大类、210个小类。十大类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这些年北京市实行减量化发展,使其必须在京津冀的整体范围内来布局产业分工和产业链。2016年到2020年,北京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773个。有许多大企业的制造业环节转移到了河北或天津;一些批发市场,如天意批发市场、大观园批发市场、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已经搬迁完成;一些医院和大学正在向外疏解。腾出来的地方或进行绿地建设,或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北京更加宜居、更加舒适。
高精尖产业提质增效。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人均产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地均产值较2015年分别增长59%、19.2%;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均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99.1%。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另外,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单中排名也非常靠前。所以,北京有充分的实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现在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二是科技服务业。北京市还有四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分别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另外,还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柔性显示屏。现在的科技投入和早年的科技投入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科技投入,资金需求量非常大,投入周期非常长,单纯依靠民间资本投入,很难维持,但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政府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必须使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并不断给予支持,产业才能稳步发展起来。制造柔性显示屏的京东方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在北京,这种企业并不少。如制造手术机器人的企业,以及生产新冠灭活疫苗的企业。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制造为北京市、为全国,甚至为整个世界的抗疫工作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精尖产业大型重点项目落地北京。其中许多项目落在亦庄开发区内,如北京奔驰的生产线以及北方华创公司。北方华创可以生产刻蚀机。该公司在北京设立了“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制程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已通过主流芯片生产线的工艺和量产验证,实现批量销售。这是一个巨大进步。小米的“黑灯工厂”也在亦庄开发区。该工厂全凭智能感应来操作,大部分工序实现自动化。可见,北京在这些方面都是全国领先的。
北京高精尖企业全国领先。北京不仅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还创建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2个企业技术中心和8个工业设计中心,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要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北京市的信息产业非常发达,领先全国,甚至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以京东、小米、百度、字节跳动、美团、奇虎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得非常迅速。这些互联网企业,能为各种产业赋能。在制造业领域,互联网企业以大数据为精确引领,使其实现精益生产,甚至可以实现定制化、个性化的生产,使生产更便利、效率更高。在消费服务领域,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自媒体等各种形式让大家感受到便利化的交流,缩短彼此的空间距离。在社会治理领域,互联网企业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支撑,让社会治理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目前,高精尖产业正成为北京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定位和重点方向。“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实现高精尖产业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逐步形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拉动高精尖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