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观察
小朋友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游客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特制“窑洞电影院”内观看电影短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73.82亿元!截至8月13日,我国2022年暑期档票房超过2021年暑期档总票房。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电影行业遭受冲击。为加快我国电影行业回暖,中央到地方相继推出一系列纾困和扶持政策措施。电影业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哪些创新和突破?《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相关专家,探寻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暑期档回暖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独行月球》《人生大事》《神探大战》《明日战记》《侏罗纪世界3》……这个暑期,北京市民戴魁已经走入影院观看了5部影片。“明显感觉买票的人比去年暑期多了许多。”戴魁说,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背景下,很多电影院的上座率依然可观。
现实题材片、科幻片、爱情片、动画片……2022年暑期档,10余部多类型影片相继上映,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观影选择。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3日16时38分,我国2022年暑期档票房达73.82亿元,超过2021年暑期档73.81亿元的票房成绩,电影市场恢复势头良好。
“今年暑期档票房给电影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系主任陈刚表示,科幻片《独行月球》、温情现实题材片《人生大事》、艺术片《隐入尘烟》等影片的市场表现,从不同侧面给了电影业信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视听平台正悄然改变着观众的观影习惯,叠加疫情影响,电影观众线下观影频率受到影响。如何让观众走回影院,成为电影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电影是漫长的旅程,由电影人拿起第一支接力棒奔跑至最后一程,但它却只有在将接力棒递交给观众的瞬间,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诞生。”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8月12日至8月21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1个展映单元推出130余部中外影片,目前,展映影片受到观众热捧。“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活动和暑期档票房反映出观众对电影消费、电影娱乐以及电影带来的精神熏陶还是有很强烈的期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表示,这是一个好的信号,证明尽管遭遇低谷,但中国电影人还是在努力地思考电影业该如何转型,电影创作该如何更好地与观众结合。
转型后的良好反响也让电影业有了扭转低谷局面的信心。据灯塔专业版影院营业地图显示,截至8月15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10053家,全国影院营业率81.5%(有票房上报的影院)。灯塔专业版分析师陈晋表示,今年暑期档票房相较去年会有明显涨幅,扭转上半年市场下行的颓势,给市场和观众恢复信心,“我们期待复苏的势头能不断延续”。
求新求变 电影业展现发展韧性
为加快我国电影行业回暖,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政策,为电影市场纾困。
国务院5月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国家电影局近日推出一系列针对电影业的促消费措施,包括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联合多家电影票务平台发放共计1亿元观影消费券等。北京、浙江、海南、山东等地也推出房租减免、消费券发放等助企纾困政策,上海、湖北等地通过直接补助电影院的方式提振行业信心。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形成了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人经受了考验,付出了巨大努力。”李道新说。
经过三年的挑战与冲击,电影从业者普遍认识到,优质内容是市场发展的关键。疫情下,中国电影人坚持守正创新,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积极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和工业结构升级,促进电影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危机中彰显了强劲韧性。《长津湖》《1921》《中国医生》《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等一批影片受到关注。
“近年来,我国主旋律题材电影探索越来越多元化,使用更令观众喜闻乐见的、更符合电影规律的方式去传递主流价值、主流文化。”陈刚表示,散点式的叙事视角、主观化的视听语言、穿插交错的时空结构和蒙太奇剪辑,这些创新举措契合了当下年轻人跳跃式、片段感、碎片化的时空逻辑和视听体验,拉近了主流大片与当代青年观众之间的距离。
《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人生大事》……近两年来,更多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普通人命运和境遇的影片出现在大银幕上,家庭的喜怒哀乐构成气象万千的生活图景。
“疫情影响下,一批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其实是跟观众的社会心理相吻合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语境之下,关注普通人命运、情感的影片更能引发大家共鸣。”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
首次大规模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刺杀小说家》、借助数字化视效技术搭建虚拟场景的《白蛇传·情》、全片近2000个特效镜头的《独行月球》……电影内容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坚实的工业体系作支撑。尹鸿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制作水平、制作能力、制作规模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头部电影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工业化的水平提升明显。
正视挑战和机遇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影人将如何守正创新,提升中国电影的原创力和国际影响力?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余俊生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电影需要在战略上谋篇布局,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疫情给电影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不能阻挡我国电影行业前进的步伐。中国电影仍处在黄金发展期,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不会离场,观众不会离场。”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说。
李卫强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和冲击。影城院线运营困难、新建影院数量增速放缓、部分低效影院退出市场,但同时也倒逼影院做出努力与改变。“优质影片供应不足、档期过于集中,但仍能看到有表现优异的影片提振信心,泡沫被挤掉,投资者、创作者也能够投入更大精力研究内容方向。”李卫强说。
“管理机构还需加强对创作一线、生产一线的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文化环境。”尹鸿表示,当下国际经济形势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要调动好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动作用,“人有信心、有活力,创新就能得到保障。”
“中国电影在类型化探索上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但工业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原创力还有不足,未来需要在电影教育方面加强对青年学生原创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陈刚说。
业内人士还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中国电影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为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对外交流合作新需要,中国电影要坚持高点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记者 乌梦达 杨淑君 李放 北京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