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加速打造中国碳谷
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整理碳纤维原丝。
记者 颜麟蕴 摄
在吉林化纤集团一生产车间内,工人准备用碳纤维制作产品。
资料照片
江城吉林,流经城区的松花江终年不冻,每逢冬日,常有雾凇遍布两岸,一片银白,美不胜收。12月8日,气温寒冷,但吉林市大型国企吉林化纤集团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吉林化纤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的又一条碳化线开车投产,这也是时隔20天投产的第二条碳化线。到今年年末,还将有一条碳化线投产,而预计到2023年初,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4条碳化线将全部投产释放产能。
与此同时,一座“中国碳谷”正在吉林市“悄然”孕育成型。这座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今正在国内乃至世界碳纤维研发制造领域“声名鹊起”。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等重要部署,老国企吉林化纤带动做大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加速打造“中国碳谷”,一条以碳纤维产业为引领的高端化工产业带,正在吉林省中部徐徐隆起。
向下游“无中生有”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传达慢不得、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等不得、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缓不得……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企业。
第一时间,宋德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一场报告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吉林化纤集团将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吉林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将碳纤维产业做强做优做大,逐渐向世界一流的碳纤维生产企业的第一方阵迈进……”,宋德武在会上的发言引发了干部职工的共鸣。
许多人的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当时,腈纶行业的市场需求逐步饱和,高技术含量的碳纤维迎来高速发展期。“企业腈纶产能比较大,碳纤维则是在腈纶工艺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纤维,我们具备向下游‘无中生有’的能力。”宋德武说。
从2006年开始,企业成立科研团队开始全力研发碳纤维原丝。团队成立之初,没有设备、没有样品,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测试,艰苦研发。“一些发达国家的碳纤维生产技术‘秘而不传’,吉林化纤的研发团队与高校联合攻关,逐渐摸索出技术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产量高的独创技术。”吉林化纤研发人员陈海军说。
凭借企业十几年腈纶生产的技术经验和公用工程优势,借助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家组成的碳纤维创新团队,从2013年开始,吉林化纤在原有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基础上,加大科研力度,冲击“高精尖”。
从2022年往前数7年,19条碳化生产线相继建成,从无到有,从老到新,“中国碳谷”雏形初具。“原创性的攻关很难,但必须要做。我们要有科学家一样钻研的精神,每个职工都把企业装在心里,才能牢牢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宋德武说。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到厂房里和职工交流,了解生产情况,解决发展难题。
过去十年,吉林化纤集团产值、员工收入翻了两番。在宋德武看来,这都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迈向“高精尖新”
近年来,吉林化纤累计投入数十亿元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道难关,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屏障,真正实现了碳纤维原丝市场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也让进口碳纤维原丝价格随之下跌40%。
吉林化纤坚持产学研用和产业链一体化开发,用小丝线带动大产业链。近几年,企业相继成立国兴碳纤维公司、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在国兴碳纤维公司的碳化生产线上,一缕缕雪白的原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翩翩起舞”,再经过数小时、历经300多米生产线的奇妙旅程,变身为黑色的碳纤维。
“化工原料需要经过约100道工序才能变成原丝,我们生产的原丝可以细过头发丝,说起来简单,但是这个技术许多企业多年攻关都未成功。”国兴碳纤维技职人员鲁明说,“原丝经过碳化才能变成碳纤维,这个过程就像做烘焙,十分考验火候,小细节做得不好,就做不出好的产品。”
原丝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吉林化纤也在向下游碳化生产延伸,从2016年产仅200吨的第一条碳化线“中国工程院碳化实验示范线”投产,到600吨、6000吨、1.2万吨、1.5万吨、6万吨碳纤维项目陆续投产,吉林化纤已成为全国排名靠前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在碳丝产能充分释放的同时,经过不断地创新研发,吉林化纤在产品质量方面也在不断提升,多个种类的碳纤维产品广泛应用在三一重能、上海电气、明阳电气等国内知名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有效带动了下游制造效率的提升。“我们结合吉林省‘六新产业’发展规划,正加快碳纤维产品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吉林化纤集团国兴复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牛经敏说。
宋德武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集聚力量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建设吉林碳纤维轻量化产业园,助推碳纤维产业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加快“六新产业”和“四新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发力打造“中国碳谷”
石油化工产品序列里,有一个长长的产业链,能延伸出成百上千种产品。以往,吉林市的化工产业链条相对单一,优势并不突出。按照做长产业链条的目标,吉林市着力在“补链”上下功夫,“做头”又“做尾”,在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发力打造“中国碳谷”,建设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如今,在吉林化纤、吉林碳谷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吉林市“中国碳谷”里,已聚集25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2户,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碳纤维下游制品4个系列、10余种终端产品。
然而吉林的目标和决心不止于此。吉林市正沿着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顺藤摸瓜、招商引资,接续谋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拓展碳纤维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应用,让吉林市“中国碳谷”的品牌更加响亮。
宋德武表示,“十四五”期间,仅吉林化纤就规划了24个碳纤维产业项目,碳纤维这一新材料将有力助推吉林省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今年7月,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市正式启动。基地沿着碳纤维全产业链方向布局了碳丝产业园、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园、汽车轻量化制品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推进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吉林市还将加大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拓展应用领域,更好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壮大碳纤维产业集群。
新项目紧锣密鼓、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产品走向全国……吉林打造“中国碳谷”的步履铿锵有力。(记者 段续 马晓成 王晓林 颜麟蕴 吉林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