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一群人响应祖国的号召,与天斗、与地斗,把荒漠变绿洲;50年后,又一群人二次创业,靠科技把小沙棘变成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豆豆”。深秋时节,记者一行人来到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探寻当地人是如何通过“生态+经济”模式,让小沙棘“落地成金”、为广大农户蹚出致富新路子的。
与塞罕坝相邻,在位于围场后沟牧场林业所的“大果沙棘基地”,记者发现,一串串红彤彤的沙棘果挂满枝头,粒粒清亮,颗颗饱满。“这红果叫围新1号,是新品种。你再看这小颗的,这是萌生的第三年,我连根摘掉,它会接着萌生,明年就可以结果了!”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春海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宝贝”沙棘。
沙棘既是防治荒漠化的生态奇兵,又是深藏千亿价值的绿色金矿。沙棘固氮能力很强,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作用。因其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沙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公司产品原料全部来源于本地的荒山、坡地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的地区,我们采用‘公司+基地(乡村政府)+农户’的运行方式,与当地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刘春海表示,前四年公司每年支付老百姓地租50-500元不等,到了第五年以后,企业就不再支付地租,由老百姓自行采摘沙棘果,企业按市场价收购,每公斤7-8元,老百姓就会获得五六千元的收入。
刘春海十分注重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公司建立了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质量检测工程技术中心,全面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及工艺技术的优化管理工作。近几年公司科技费用的投入均占企业年销售额的6%-10%。
对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董仁才向记者表示,围场的沙棘种植比较有特色,从新品种的选育到高附加值的提取,都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把沙棘生态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一个是保水固土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碳汇的能力,再则是沙棘林和沙棘果的欣赏价值发挥出来了。这些生态产品内涵的提高和企业新模式的构建,也为当地老百姓二次创业提供了机遇。”董仁才解释。
在围场,刘春海和他的公司只是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经过多年实践,该县将自主研发培育的“无性高油中型果沙棘”确定为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自2013年开始大量培育沙棘苗木,年产沙棘苗木120万株。
“截至目前,全县沙棘种植总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采摘沙棘原果6万吨,年可采摘沙棘果产值4.8亿元。”围场相关工作人员说。(记者 钟源 河北围场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