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和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应该站到“C”位。所谓的精细化管理,说到底还是人性化管理,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声音,才能找到矛盾化解的平衡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伊始,不少省份“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就是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6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的新举措。
“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市场经济是预期经济,也是“候鸟经济”。哪里“生态好、环境美”,经营主体就会向哪里聚集。有了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有了稳定的信心和预期,经营主体才敢于挑战、乐于投资,从而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应该说,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我国营商环境相关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全力“拼经济”的氛围下,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经营主体减负鼓劲,效果显著。
这些数据最有说服力:对内,企业信心稳步提升。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18亿户,民营企业超过50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对外,外资企业投下“信任票”。《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97%的外资企业对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为“满意”以上。
在简化流程上做“减法”,在优质服务上做“加法”,各级政府立足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当好“店小二”,为经营主体发展扫除障碍。但随着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在高起点上再优化,遇到的问题都是难题,需要更巧妙地施策。细究起来,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的“痛点”“堵点”还不少。
宏观层面上,目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缩外溢效应显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走低,经营主体困难较多,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不牢。微观层面上,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仍存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现象。此外,一说到送服务、派礼包,惠及的多是大企业、重点企业,对最需要帮助的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关注还不够。甚至,个别部门下意识地为了“避险”,刻板执法,引发争议。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其实,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和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应该站到“C”位。所谓的精细化管理,说到底还是人性化管理,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声音,才能找到矛盾化解的平衡点。本次吹风会上透露,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推出,诸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动便利化办税缴费服务迭代升级”“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等,这将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接下来,以问题为导向,打通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将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吸引“八方来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