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多家公司布局钒电池产业 今明两年部分项目将投运

2024-01-20 13:51 来源:证券日报 次阅读
 
多家公司布局钒电池产业 今明两年部分项目将投运

全钒液流电池(以下简称“钒电池”)被认为是“储能应用新秀”,受到市场诸多关注与期待。

  近期,钒钛股份、新筑股份、永泰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有关布局钒电池产业的新计划或新进展,产业化发展呈现加速状态。

  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以来,一大批百兆瓦级别的钒电池储能电站已经在各省完成项目申报,这部分百兆瓦钒电池电站将于2024年、2025年陆续装机投运,实现大规模并网应用。在政策扶持和产业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钒电池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产业链已形成

  1月17日,钒钛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与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融科”)签订《2024年钒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约定双方采取多钒酸铵原料购销的合作模式,2024年预计总数量1.6万吨(折合五氧化二钒)。这是继2023年钒钛股份向大连融科销售钒产品8700余吨(折合五氧化二钒)后,双方合作的再度延续。

  作为国内主要的产钒企业,钒钛股份近年来持续强化在钒电池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此前与大连融科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钒融科技的2000立方米/年电解液产线于2023年5月份完成设备安装和热负荷试车调试,并开展试生产有关工作。据介绍,后续钒钛股份还将与大连融科共同投资建设60000立方米/年钒电解液产线,共同推动钒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发展。

  作为新型储能之一,钒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极长、环境友好、响应速度快、容量规模易调节等优点。当前,国内的钒电池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

  除了钒钛股份,不少A股公司也在积极推进钒电池领域的业务布局。2023年7月份,昆仑万维宣布控股子公司北京绿钒和承德燕北合作成立钒电池电解液制造合资公司,拟分期推进钒电池电解液项目。2023年12月份,永泰能源披露了其所属德泰储能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投资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初创公司的公告,据介绍,此番投资将推动永泰能源的钒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步伐。新筑股份亦在2023年12月份宣布与大连融科等三方签订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通过四方深化合作,共同建设打造钒电池制造基地与应用场景。此外,中核钛白、海德股份等公司涉足钒电池领域也受到关注。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我国钒电池产业目前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钒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电解液、质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等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钒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环境友好、响应速度和容量规模调节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望成为主流技术

  目前,钒电池产业被认为正处于发展初期,其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新筑股份认为,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钒电池历经30余年的发展,示范项目运行多年、产业链逐步成型、全生命周期成本具备较好的竞争优势,行业正处于“示范项目”商业化应用阶段,未来5年有望成为钒电池在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爆发的第一阶段。

  钒钛股份表示,2024年公司和大连融科签订的钒产品销售量同比翻倍,以及从市场报道的多个钒电池项目开展招标及多地进行钒电池项目签约的情况来看,钒电池储能产业商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公司对钒储能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邮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钒电池占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渗透率将从2021的2.44%提升至接近20%,随着国内企业在电解液、质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环节不断推进产品,目前已形成了初步完整的钒电池产业链,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实现从1到10的腾飞。

  分析人士认为,政策支持、资源优势、性能优势将是助推我国钒电池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行业的成长还需要在成本、核心技术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

  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时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锂电池,我国在钒电池的资源端具备优势,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全球已探明钒矿储量共计220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达950万吨,占比达43%;在技术层面,钒电池由于在循环次数和安全性方面具备较优的性能,因此在长时储能方面具备优势。“上述因素使得我国钒电池产业具备了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的基础,未来,随着钒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技术的持续提升,其有望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

  时丰还表示,钒电池在前期的较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化发展,使得商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产业链中,离子交换膜目前的国产化率也较低。“总体来看,钒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快。”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则表示,钒电池产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既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也是国家战略布局与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领域,竞争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点赞()
上一条:工业经济稳步恢复韧性增强2024-01-20
下一条:工信部:工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2024-01-20

相关稿件

钒电池成储能新风口 多家公司布局相关产业链 2022-07-11
锂电池公司“扎堆”发行GDR 两家公司率先“出海” 2022-07-25
锂电池产业链业绩大增 多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21-09-01
锂电池产业链业绩大增 多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21-08-31
多家锂电产业链厂商 加码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2021-12-06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