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害性天气、生产成本、疫情防控等因素叠加影响,部分地区和部分蔬菜品种价格近期明显上涨。对此,农业农村部近日出台政策,多措施保障秋冬蔬菜均衡供应,切实稳定市场和价格。
今年10月以来,全国多地菜价持续上涨,个别蔬菜品种甚至价格翻倍。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显示,22日至29日,蔬菜市场仍然以涨为主。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3.5%,同比上升49.1%。其中,菜花、洋白菜、茄子、青椒和豆角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都超过了19%以上。
分析原因,9月中下旬以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蔬菜生长放缓,田间湿度大加重了病虫危害,多地蔬菜大面积延期上市甚至减产。同时,历年秋季的叶类菜价格较低,而春节期间价格较高,部分菜农为增加收入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将茬口安排在冬春季集中上市。前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产地中,甘肃、宁夏高山菜进入上市尾期,内蒙古、东北遇到寒潮,海南、福建等地蔬菜还未大量上市,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近期雨水多,气温骤降,造成部分蔬菜生产基地被淹,种植茬口错开,导致上市量减少。再加上蔬菜种植成本上升等原因,综合造成蔬菜价格涨幅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近期纷纷出台一系列保供稳价相关举措。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同时,指导受灾地区和大中城市合理安排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增加市场供应。
随着调控措施到位、天气好转、蔬菜上市量增大等因素,各地蔬菜价格近日开始显现下降趋势。
北京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10月29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82元/公斤,比上周同期的3.74元/公斤上涨2.14%,但同比涨幅有所收窄。其中,小菠菜、小油菜、平菇、香菜、豇豆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鲜嫩蔬菜价格降幅较大,最大降幅近40%。(记者 李志勇 北京报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