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王连友班组:航天事业离不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代代传承

2022-04-29 09: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王连友班组:航天事业离不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代代传承

他们承担过神舟飞船系列、天舟系列、嫦娥系列、天问一号、空间站等100多个星船整星结构、大型薄壁密封舱以及精密机构产品的机械加工任务;

  他们具备中国航天器大型金属密封舱体生产制造的国内领先水平;

  他们就是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精密制造中心一支实力强劲且充满朝气的队伍——王连友班组。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王连友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对王连友班组的主要成员进行了专访。


1310579825_16512288495921n.jpg

王连友(右)和卢锋(左)


  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航天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拥有精湛技艺、敢打敢拼、敢啃硬骨头的航天技能团队,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每一位航天人本着以国为重的情怀,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激励下,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忘我工作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在航天系统工作了近40年的老航天人、中国载人飞船第一个密封舱的加工者,王连友深有感触地说。

  “当时带我的那一代航天人都是60年代进厂的,这些老前辈个个身怀绝技,在各个工种里面都是技艺超凡的顶尖人物。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缔造了中国航天东方红一号的辉煌,开启了中国航天的伟大征程。就是从这时起,航天传统、航天精神和高超技艺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王连友在1983年刚进厂时最真切的感受。

  “师父对待产品加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把所有细节都控制到位的劲头,对我影响特别大。”王连友班组成员卢锋说道。他也是王连友的徒弟。

  在与王连友学习的过程中,卢锋有过年轻人的冲劲,也有着对工作的些许不解,“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每次加工完产品之后,都要对一天的工作进行记录,当时我就很简单地写了几句,师父看了之后说‘你的记录写得不是很全’,我说‘我能记住’,然后师父问我‘你今天能记住,明天能记住,一个月之后你还能记住吗?’说完之后师父就拿出他从神舟一号一直到神舟五号的加工记录,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记录数据,这件事情对我影响特别深。”

  “作为一个航天人,一定要精细,所有的数据一定要准确,这样在之后的加工工作中才能实现技术上的传承。”这是卢锋对师父教诲最深刻的理解,也是对航天人“精益求精”最突出的体现。

  一直以来,王连友班组都实行的“N+1+M”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徒弟成长的不同阶段,多名师父带一个徒弟,培训多种数控设备、多种数控操作系统。在这样的人才快速培养模式下,每一个徒弟都能博采众长,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目前,王连友班组有特级技师3人,高级技师15人,全国技术能手14人。

  用精益求精诠释“工匠精神”

  “零缺陷,一次成功”是航天产品的硬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航天人一生的追求。

  “我们制造的航天产品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不允许出现哪怕一个小小的误差。而且,这些航天器型号最终打造的都是国之重器,它必须要在任务时间节点内完成,这个时间节点是不可逾越的,不管出现什么困难,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都必须克服。”王连友如是说。

  让王连友最为骄傲的,就是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第一个载人密封舱返回舱的加工者之一,他说:“对我而言,1996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从1996年3月份一直到1996年9月28号,大约用了半年的时间,整个攻关团队不分厂所,以管理、技术、技能团队三结合的方式在各个环节大力协同、无缝衔接、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分秒必争地从‘一无所有’直到干出中国第一个载人飞船返回舱。”

  王连友与团队攻克的这种“大、薄、精”大型舱体数控加工技术,从神舟飞船开始,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再到空间站,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国航天“定海神针”级的加工技术。

  在几十年的航天工作中,王连友一直怀揣一颗“匠心”,通过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诠释着“工匠精神”。王连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大型舱体的加工,就像是在气球上做雕刻,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偏差。”

  他认为,“工匠精神,第一个就是专注,专注于某一项工作。第二个是在工作当中要摒弃所有杂念,并且一定是精益求精的,我们行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才能造就航天精品。”

  因热爱成就事业

  “现在大家通过视频能够看到航天器发射的整个过程,包括外部结构设计,全程的时空播放,这在原来是没有的,这样可以让所有人感知中国航天的真正实力。在航天器顺利升空的那一刻,我们的团队成员会非常自豪地指着视频画面说,这是我干的,那也是我干的……”这一幕让每一位航天人都感到如此骄傲,更为祖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而倍感自豪。

  “使命因艰巨而光荣,生命因奋斗而精彩。有汗水,有付出,但中国航天带给普通劳动者更多的是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在王连友看来,航天事业给予了他很多。同时,集团公司和五院也非常重视班组建设与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航天人我感觉到非常荣耀。我们精密制造中心现在已有3名特级技师,有16名高级技师和47名技师。技能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

  对于未来怎样把航天传统和航天精神传承下去、怎样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航天人,卢锋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应该是自己的爱好,我高中毕业之后就是因为爱好而选择了数控专业,后来有幸从事航天工作,在工作当中也是因为热爱,将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的事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记者 李保金 北京报道)

点赞()
上一条:权威快报丨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2022-04-24
下一条:天舟四号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2022-05-10

相关稿件

奋力谱写空天防御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1-10-08
“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航天重器挺起创新脊梁 2021-05-25
记“林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承人林子顺 2021-09-02
记“林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承人林子顺 2021-08-31
航天科技集团:弘扬航天精神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2021-11-0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